【对联文化何时产生 对联文化的产生介绍】1、《后汉书_礼仪志》中记载 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 。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 。清代《燕京时岁记》上写着 春联者,即桃符也 。直到五代时期,书写神名的桃符有了春联的雏形 。史书中记载,公元964年的除夕之夜,后蜀的君主孟昶在桃木板上题写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宋朝时春联仍然叫作桃符,著名诗人王安石就有诗作 千门万户曈曈曰,总把新桃换旧符 。此后,写春联被人们看作是文雅之事,逐渐在文人当中流传开来,春联甚至被当作一种礼品来相赠,而人们也从桃木板上写春联演变为在纸上书写,即春联纸 。因为桃木是红色的,红色是―种吉祥的象征,能够避邪,因此过年时的春联大多写在红色的纸上 。春联真正在民间盛行起来是在明朝,桃符在此时才被称为春联 。明太祖朱元璋十分喜爱春联.他在位时,大力提倡春联,使得贴春联逐渐成为一种习俗 。到了清朝,春联已经成为一种文学艺术的形式 。春联还随着对外文化的交流,流传到国外,一些国家也像中国一样,有了贴对联的习俗 。
2、对联也叫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宇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 。春联源于桃符,桃符即在桃木板上刻字,古时的人们挂在门上用来辟邪驱鬼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法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法是什么
- 非物质文化怎么保护和传承 如何保护与继承
-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 新春对联集锦 都是怎么描写的
- |《迷航昆仑墟》首播,我连刷六集后就想问:何时给王阳来部男主剧
- 午觉何时睡睡多久才健康 睡午觉的正确姿势解锁
- 过冬小葱何时播种 冬葱何时种
- 2019年春节对联 2019新年春节对联大集合
- 三星堆文化是哪个朝代 三星堆文化研究涉及面有哪些
- 中西方传统文化的本质区别 中西方传统文化的本质区别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