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小糖果|心理学:何为情绪传染?远离情绪消极的人,懂得拒绝“情绪传染”


豆豆小糖果|心理学:何为情绪传染?远离情绪消极的人,懂得拒绝“情绪传染”
文章图片
豆豆小糖果|心理学:何为情绪传染?远离情绪消极的人,懂得拒绝“情绪传染”
文章图片
豆豆小糖果|心理学:何为情绪传染?远离情绪消极的人,懂得拒绝“情绪传染”
文章图片
豆豆小糖果|心理学:何为情绪传染?远离情绪消极的人,懂得拒绝“情绪传染”
文章图片
豆豆小糖果|心理学:何为情绪传染?远离情绪消极的人,懂得拒绝“情绪传染”
文章图片
豆豆小糖果|心理学:何为情绪传染?远离情绪消极的人,懂得拒绝“情绪传染”

综述20世纪以来最热门的艺术形式就是电影 , 观众坐在电影院的荧幕面前 , 可以看到任何他们想要看到的题材 , 爱情、恐怖、战争、喜剧等等 , 而跟随着跳动的画面 , 近在眼前的人物可以在短短两个小时内主宰他们的情感世界 , 人物的喜怒哀乐就是他们的喜怒哀乐 。
电影的场景就是最典型的情绪传染的场景 , 那么情绪传染到底是什么呢 ,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呢?
模仿机制总的来说 , 情绪感染以这样几种能力为基础 , 第一是人类所具备的捕捉他人情绪的能力 , 第二是分辨并感知这些情绪的能力 , 第三是对这些情绪进行一种模仿和传递的能力 。
在心理学研究中对于这样的机制提出了许多的理论来进行阐释 , 而在主流学界最受欢迎的也是最具有影响力的就是模仿-回馈机制 。 按照模仿-回馈机制理论 , 情绪感染首先建立在一种人类具备的一种普遍倾向上 , 也就是模仿 。
心理学家史密斯在1976年提出了他的观察 , 当人们将自己代入到某一个特定的生活情境当中时 , 他们会对这个情境中发生的行为主动进行模仿 , 比如如果你在街上看到有人在打架 , 而且很清晰地能够看清他们手臂上的动作 , 你可能就会不自觉地开始准备自己的肌肉力量 。 这种下意识的反应在史密斯看来是一种比较原始和天然的回应机制 。
另外心理学家也对面部模仿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 并且发现这种模仿能够做到非常细微的程度 , 他人表情任何微妙的变化都能够在发生的瞬间被捕捉到并反应在模仿者的情绪和面部肌肉的变化中 。
1995年 , 瑞典的研究者通过将表情图片展示给一部分参与实验的学生来观察他们的面部活动的变化 , 结果发现代表不同情绪的表情图片会明显地造成学生面部不同肌肉群的活动 , 比如在面对愉快的表情图片时 , 学生们面颊上的肌肉群会调动得更多 , 而在面对愤怒的表情图片时 , 他们眉头上的肌肉群会调动得更多 。
【豆豆小糖果|心理学:何为情绪传染?远离情绪消极的人,懂得拒绝“情绪传染”】当然 , 这种模仿机制不仅限于肌肉活动 , 它所包含的层次是很丰富的 , 比如语言习惯、声音特征、表达节奏、行为习惯等等 。
反馈机制模仿-回馈机制理论的第二个层面当然就是回馈了 , 这指的就是主体在下意识进行模仿之后开始相应地改变自己的情感体验的过程 , 1992年 , 心理学界就注意到了情感体验的转变与面部模仿活动之间的联系 , 并且提出了它所具有的强化的特点 。
也就是说如果你所处的情境当中 , 有人正在经历一种恐怖的情绪 , 那么最终在你这里反馈出来的恐怖情绪要远比你所模仿的那个人强得多 , 像是一些身边有抑郁症朋友的人 , 如果过于亲密地接触 , 很有可能让自己也陷入抑郁的情形 , 甚至更加严重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