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见的朋友,不如不见( 二 )


小丁还积极帮小秋在城里找工作 , 希望小秋 , 有更好的发展 。
但渐渐地 , 因各自忙碌 , 俩人的见面频率 , 慢慢地从一周一次 , 到半年一次 , 直到最后 , 再也没有见过面 。
小秋无奈道:这中间没有利益瓜葛 , 没有任何吵架 , 总之 , 突然就没了联系 。
她还说:“有时 , 想拿起电话打给对方 , 但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 也就放下了 。 ”
|好久不见的朋友,不如不见
本文图片

曾经说好的相互陪伴 , 一起成长 , 后来却渐行渐远渐无书 。
或许时间、距离 , 让彼此生活没有交集而散;
或许因三观不同 , 后来总也说不到一起而散;
一段关系就像食物一样 , 过了保质期 , 不知不觉就散了 。
人到中年 , 才懂得成年人的感情 , 只能相处一阵子 , 很难相处一辈子 。
其实 , 与好友渐行渐远才是人生常态 。
|好久不见的朋友,不如不见
本文图片

相逢何必曾相识 , 再看君卿已陌路 。
曾经的好友 , 不知不觉变成最熟悉的陌生人 。
不联系 , 也不打扰 。
就安安静静地躺在彼此的回忆中 。
|好久不见的朋友,不如不见
本文图片

像网友@云禾三生所描述的那样: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 跟曾经的好友联系越来越少 。
不记得俩人有过争吵、矛盾 , 就只是天各一方 , 在不同的城市没有了联系 。
刚开始时 , 还彼此打电话 , 但每次也只是聊聊数语的尬聊 , 后来自己也就不想联系了 。
就只是静静看着TA的名字躺在通讯录上 , 偶尔想起曾经相处的那几年时光 , 心里暖暖的 。
人生如列车 , 在列车中 , 你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 。
有的人会提前下车 , 寻找另外的方向 。
然而 , 这段相遇并非没有意义 , 而是赋予你温暖和力量 。
|好久不见的朋友,不如不见
本文图片

如鲁迅先生 , 曾答应和恩师藤野先生 , 保持书信来往 。
但回国后 , 他在《藤野先生》中写道:
“我离开仙台之后 , 就多年没有照过相 , 又因为状况也无聊 , 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 , 便连信也不敢写了 。
经过的年月一多 , 话更无从说起 , 所以虽然有时想写信 , 却又难以下笔 , 这样的一直到现在 , 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 。 ”
虽然没再联系 , 但鲁迅总是会记起 , 藤野先生对自己的照顾 , 很感激曾经对自己的教诲 。
当自己想偷懒时 , 想起曾经的身影 , 于是又奋笔疾书 。
不联系 , 不打扰 , 不代表不思念 。
只是把那些记忆保存在心中的位置 , 时不时拿出回来警醒自己 。
史铁生曾说:“有些邮票用于邮寄 , 而有些适合收藏 , 不能说却也不能忘 。 ”
让那份刻骨铭心的感情 , 放在心里最适合的位置 , 偶尔怀念一下 , 也是另一种方式的联系 。
其实 , 不联系 , 不打扰 , 才是中年人智慧的相处之道 。
|好久不见的朋友,不如不见
本文图片

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中对儿子说:
人生 , 其实就像一条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 ,
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伴而行 , 欢乐地前推后挤 , 相濡以沫 ,
一旦走进森林 , 草丛和荆棘挡路情形就变了 , 各人专心走自己的路 , 寻找自己的方向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