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理解到上面这些,再回过头去想想中枢的定义“连续三段以上次级别走势类型重叠的部分”,就可以明白:所谓“本级别”、“次级别”这些概念,与你使用的定义和规则息息相关 。哪个是哪个的次级别?不是看1分、5分这样的图形,也没有一个全世界通用的标准答案 。真正的次级别是按照你使用的规则,在哪个图形上能够看出你的规则定义的构成本级别中枢的连续三段以上的次级别走势类型,哪个就是你的次级别 。
如果我使用3K重叠的方法,图二我就可以定义为图一的次级别 。但站在笔线段的角度就不是,因为图二可能只是个线段,还看不到次级别的走势类型 。如果使用均线交叉的方法,图五可能是图二的次级别,但我用3K重叠就不会这么认为 。
所以走势还是那个走势,引发歧义的只是我们使用的工具不同,以及由不同工具带来的差异 。但工具绝不能代替走势本身 。当然,一旦选择了你的工具,就要遵守工具带来的规则和边界条件,不要随意变来变去,这也是前面说过的“交易的一致性” 。
这里我已经尽可能用我认为的最浅显易懂的方式来表达了,如果还是迷糊也没关系,因为接下来还有更迷糊的地方,以毒攻毒说不定就想通了 。
正如在《缠论与走势漫谈》里“硬币有几个面”的回答,以上解释都是站在“人”的角度去看问题,如果回过头,站在“走势”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呢?
对走势来说,这六幅图都是表达的同一段走势,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分析,抛开一切概念和定义,都不能改变这是同一段走势的事实(走没走完先不讨论) 。
站到走势的角度,这六幅图唯一的区别就是细节多少的问题 。这跟使用的分析方式无关,抛开一切概念和定义,这六幅图里只有K线根数的不同,其它都是一样的,都是同一段走势的不同细节表现 。就如同一个人远远走来,你最先能分辨出一个人影,因为有脑袋有身子有四肢;走近一点你会发现这个人个子很高、头很大,如果很熟悉你甚至可以通过TA的步伐分辨出这是你的某位朋友;再近一点你看清了TA的五官很立体、肩膀比较宽、稍微带点罗锅;更近一些,你就连对方脸上的麻子斑点都看清楚了 。
对于走势来说也是如此 。我们先看到这是个向下的走势;然后进一步看到这个走势的某些大概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这个向下走势是如何构造出来的;最后我们通过最细微的部分来看清楚整个走势的每一个细节 。
这个过程在不同的a0设置之下是一样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采用什么方法或者说用什么规则定义,可能是每个人都不一样的 。这些方法的不同可能会导致某些分析过程以及细节定性的不一致,但结论不应该出现任何不同,因为走势只有一个,结论也必然只有一个 。如果结论不同,显然只能是其中一种分析是错的或者全部都是错的 。
对于上面这六幅图来说,唯一的结论是什么?唯一的结论就是这个一个下跌趋势 。任何细节的讨论都不能违背这个唯一结论 。
这才是缠论分解走势的“唯一性”,而不是常见的那种诸如画一根笔线段都必须一致的说法 。
如果能想明白这些,就会知道“走势是客观的”这句话的真实含义 。走势本身无所谓级别,或者说走势只有一个级别,只有在我们根据我们的需要去分析走势的时候,才会使用我们自己主观定义的规则去分割走势,才会产生本级别、次级别这些概念 。
可能有人会提出疑问:仅看这一段走势可能如此,如果能看到更多走势,比如从上市开始看起,那这一段走势还是有级别的,依然属于某个大级别走势的一部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非主流留言板踩踩 非主流留言符号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作者是谁
- abs+pc是什么材质
- 淘宝分期购买商品是怎么付款的
- kvvr电缆是什么意思
- 七夕:怎么找个女朋友?
- 不是爱错了,是你遇错了人
- 摩羯座男人出轨会是因为什么原因
- 车厘子按什么分大小
- 车厘子褪色是什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