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是干嘛的 什么是中枢?

前面我们用软件的功能,展示了小级别构建大级别这一过程在不同时间周期下的展示 。
如果大家能够对标注功能有所感觉,应该能体会到一点意思了:级别是f2规则的一种迭代处理,跟时间周期没有任何关系,走势结构在不同时间周期中的体现呈现出一种自同构性,却不受时间周期影响 。这是一个比较精确的理解 。


中枢是干嘛的 什么是中枢?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基于51分型段的走势递归标注(5分、15分、30分、60分)
如上图,由1分钟上用51分型段作为基础,递归出的5分钟级别走势类型,显示在5分钟、15分钟、30分钟、60分钟时间周期图表上的形态 。可以体会到各个时间周期其实就是个显微镜,走势的结构是一致的,变化的是K线的多少 。
但这还不够,这种自同构性还需要一个软件的功能来展示,还需要各个时间周期来对应,还达不到缠师说的扔掉拐杖、放下手指,直接看向月亮的程度,还要再进一步才行 。
首先,我们先把前面讲的东西都放下,不要理会什么笔线段或3K重叠这些不同的a0,也不要考虑1分、5分、30分这些时间周期,彻底清空自己的脑袋,当做一个从没学过缠论的小白来看下面的图:

中枢是干嘛的 什么是中枢?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上面这个图是某只股票的几个不同时间周期的图,表达的是同一段走势 。如果不告诉你是哪几个时间周期,谁能1秒钟说出这几个图谁是谁的次级别?谁是谁的高级别?使用不同的a0时对这些级别的命名又有什么难点和差异?
再换种方式来看,下图中我稍微添加一点东西:

中枢是干嘛的 什么是中枢?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前面说过,抛开那些笔线段或者3K重叠或其它什么乱七八糟的a0视角,直接看走势 。这几个图表达的是同一段走势的不同时间周期,每张图上的两个方框都是同一段走势的相同位置 。不管你用什么名称去称呼这两个方框:中枢也好、横盘区也行、成交密集区也可以……表达的其实都是一回事,都是这一段走势中的相同位置的某些K线组合 。
在前面文章中曾经提到过,缠论中所谓趋势和盘整,都是定义走势的方向,上面这六个图中,是不是可以用这两个方框的位置比较来确定一个下跌的趋势?
一般情况下,我们理解缠论的逻辑是:先建立中枢的概念,然后以中枢的位置比较来定义趋势和盘整 。如果我们换个思路,根据走势终完美的前提含义:“任何级别的所有走势,都能完全地分解成趋势与盘整,而趋势又可以分为上涨与下跌”,先确定走势的方向–趋势和盘整,然后回头再去找趋势、盘整的特征,将可以区分趋势和盘整的特征命名为中枢 。这样的话,上面图形中表达的走势就是一个肉眼可见的下跌,而作为肉眼可以看到的特征,两个能够区分走势方向的方框就可以定义为中枢了 。
接下来是确立定义中枢的标准和规则,比如图一我们可以按照3K重叠的方式定义这两个中枢;图二可以按照均线交叉的方式定义中枢;图三可以用笔画中枢;图四可以用线段构建中枢;图五、图六都可以按照某个我还没有来得及去瞎编的标准来定义这两个方框为中枢 。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选择不同的a0只是我们自己人为的一个定义,不同的a0对于同一段走势的分析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 。比如图二,用笔线段来划分,可能连一个线段构成的中枢都没有,只是一个不稳定的笔中枢;而用均线交叉的方法来划分,中枢已经形成;用3K的方法来看,不光中枢有了,甚至都可以递归出2层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