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本质是颜性恋吗?

最近,微博上的一个热搜,引出了一片颜控们的狼嚎 。这个话题叫做:
#我的三观取决于反派的五官#
点开一看,评论区俨然一片骚话与真情齐飞的奇景,对一众反派角色的告白看得人脸红心跳、目瞪狗呆 。

人类的本质是颜性恋吗?

文章插图
事实上,“颜即正义”不仅仅存在于虚拟作品 。它也是个全球性现象 。
比如之前红过一阵子的高颜值酒托,一张清纯通缉照让吃瓜群众发出“卿本佳人,奈何做贼”的感叹:
人类的本质是颜性恋吗?

文章插图
又比如美国某罪犯,因警局公布的照片过于帅气,出狱后成为了一名模特,成功牵手白富美,登上纽约时装周 。
人类的本质是颜性恋吗?

文章插图
再比如,主演《一公升的眼泪》的日本女星泽尻英龙华涉毒被捕,围观群众的关注点竟然在于现场照上泽尻姐姐的美貌……
人类的本质是颜性恋吗?

文章插图
“太帅了吧”、“像是电影的最后一幕”
美颜面前,三观毁得轻而易举
难道人类的本质真就是颜性恋?
Emmmm……是,也不是 。
一方面,高颜值的人确实在日常生活中自带一些优势 。早在上世纪90年代,经济学家 Daniel Hamermesh就发现:
如果你长得好看,会比其他人多挣10-12%的钱;
长得好看的小孩,被父母惩罚、遭受同龄人暴力的几率更小(Langloiset al., 2000);
而长相迷人的被告(包括但不限于上面那些),往往从轻发落甚至无罪释放,或者会赢得官司,拿到更高的赔偿金(Downs& Lyons, 1991) 。
说了这么多,敢情长得不美就没活路了呗??
非也 。
看脸这件事,远远不是“颜值决定一切”那么简单 。即使是“看脸”,背后也有一套复杂的机制 。
让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看这个机制 。人类在本质上,都是“爱美丽”的吗?
我们在很多时候,确实更倾向于那些颜值更高的人 。研究表明,即便是婴儿,也会天生就偏爱那些在成人眼里美丽的面孔(Langloiset al., 1987) 。举个栗子来说:
人类的本质是颜性恋吗?

文章插图
你说你选哪个嘛!
但人类爱美丽,除了受到我们追求美的天性使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人们对于外表吸引力存有一种刻板印象:
“美就是好”
(What is beautiful is good)
就像童话故事里写的那样——善良的公主都是美的、邪恶的巫婆都是丑的 。经过我们大脑的运作,最终演算出“外表美丽的都是小仙女,外表丑陋的都是老巫婆”这个结论 。比如……
人类的本质是颜性恋吗?

文章插图
狰狞狠戾的容嬷嬷是典型的反派,温柔清纯的紫薇则是善的象征 。没有黑李明启老师的意思 。
正因为内化了这种认知,即使在理智上知道事实并非如此,人们也会习惯性地认为,漂亮的人是“更聪明的、更友善的、更加开朗而自信的”(G. R.Adams & Houston, 1975; Eagly, Ashmore, Makhijani, & Longo, 1991; Feingold, 1992a) 。
综上所述,人们对那些外貌出众的人,评价往往高于常人 。
BUT!不要沮丧!!颜值并不是我们“看脸”时,最重要的判断标准 。
你可能也有过这种经历:在一群人中,我们感到更“顺眼”的那个,并不一定是五官最好看的 。
研究发现,虽然我们对身材、打扮的偏好,与社会文化、时代等因素相关,奇怪的是,当我们“看脸”的时候,全球人民的审美却达到了空前一致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