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相亲机构什么都有,除了爱情丨深度( 五 )


社会上也普遍存在这种观点 , 认为“年过30岁的女性会贬值” , 还有人总结出“女性择偶成本高于男性”的论调 。
自我产生与社会传播的焦虑 , 容易让人产生“不抓紧不主动 , 我也会孤独终老”的想法 , 把结婚看做必须通关的硬性关卡 。 把兴趣当职业 , 便会失去兴趣;把婚姻当任务 , 便会错过最值得期待的情节 。
相亲|相亲机构什么都有,除了爱情丨深度
本文图片

年龄焦虑在社会上普遍存在 。 /图虫创意
“包装成漂亮的货”
贬低、物化、放大焦虑 , 如果你以为这是为了帮你脱单 , 你就错了 。
近年看过许多家暴新闻 , 小鱼对婚姻抱有怀疑和恐惧 , 咨询中介时 , 得到的答案是:“你情商再高一些 , 就不会受伤害 。 ”消化了半分钟 , 小鱼仍没理解这句话的逻辑 , 直至中介递来相亲服务介绍 , 她才明白 , “原来在兜售情商课” 。
这些所谓的情商课加上相亲对象推荐 , 打包成服务套餐 , 共约10种价位 , 最便宜2万元 , 最贵27万元 。 以27万元的服务为例 , 内含自我认知、外在提升、内在提升和精准匹配四部分——
“自我认知”是面谈服务 , 与相亲老师一同分析自己的情感经历、原生家庭情况、升学与工作经历等 , 了解自己在两性关系处理上的错误认知、学会更好地完善自己 。
什么叫错误认知?中介举了一个例子:“下班后 , 你老公叫你做饭 , 但你很累了 , 你该怎么回他?”小鱼脱口而出:“我会说 , 今天一起叫外卖吧 。 ”
“这就是错误认知 , 正确答案是‘今天一起叫外卖 , 明天再给你做饭 , 好吗?’”中介指出 , 重点是后半句 。 小鱼心想 , 原来“贤妻”才是正确的 。
“内在提升”“外在提升”都是包装课程 , 购买后会有老师一对一教你如何约会 , 包含服装搭配、约会地点建议、如何读懂对方的眼神、如何让对方更加珍惜自己等等 。
中介介绍 , 相亲老师全天候微信在线 , 吃饭时不清楚对方口味 , 可以问老师该点什么菜;想不到要送什么礼物 , 可以让老师推荐;跟对方吵架后 , 可以问老师如何缓解关系 , “机构还准备了一份《99个恋爱小问题》 , 你找不到话题聊天时 , 可以从里面抽取一个聊天方向 。 头三次约会 , 机构会给你提供服装、给你做妆发” 。
“精准匹配”即前文提到的 , 根据个人需求从资源库里调取人选 。
相亲|相亲机构什么都有,除了爱情丨深度
本文图片

这样的约会 , 听起来像拍戏 。 只不过掌控全局的导演 , 变成了相亲老师 。 /图虫创意
中介推荐小鱼买7万元的服务 , 这也是最多人购买的 。 机构将给她推荐5位男士 , 但不是一次性全给到 , 而是如果小鱼跟第一位见面后觉得不合适 , 才会提供第二位的资料 , 以此类推 。 5个名额用完后 , 依旧没遇上能结婚的人 , 该咋办呢?“凡事都有两面 , 我们应该允许相亲有好的一面 , 也有坏的一面 。 ”中介的回答 , 言下之意是 , 不保证结婚 , 失败了也不退钱 。
小鱼冒出一个想法 , 这5个人会不会都是“婚托”呢?
婚托 , 即中介安排工作人员扮演相亲者去骗人钱财的角色 。
2019年北京 , 相亲中介马某收取了方女士20万元介绍费 , 给她推荐了一位姓高的男士 。 相处期间 , 高某以投资借贷的名义 , 一共问方女士要了101万元 。 2020年 , 两天约定拍结婚照的前一天 , 高某忽然人间蒸发了 。 方女士在报案后 , 才发现中介马某和“未婚夫”高某是一伙的 。 这场骗局中 , 方女士一共损失121万元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