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还没到半|暑假把娃扔去姥姥家,看不见想,可带回来就烦,原来真正的原因是这个( 二 )


送去姥姥家意味着:
琴不能天天练、每日作业的完成质量肯定没有在家高、在家安静看书1小时的阅读习惯也不会保持(说不定还会经常看电视);更别说每天两次好好刷牙 , 我妈自己就是划水大师;独立能力肯定也凉凉 , 我铁定会收获一个生活半不能自理的娃……
虽然这样确实娃也自在 , 我也解脱 , 但是过不去心里那关啊 。 二、暑假另一半的时间 , 是跟小伙伴度过的
不要问一个孩子的精力到底有多旺盛 , 我只想说:
你尝试过负重越野吗?
暑假还没到半|暑假把娃扔去姥姥家,看不见想,可带回来就烦,原来真正的原因是这个】你有过极限追踪的经历吗?
你试过一天被人叫上百次名字的感受吗?
没有没关系 , 只要有了孩子 , 这些体验只是早晚的事 。
暑假还没到半|暑假把娃扔去姥姥家,看不见想,可带回来就烦,原来真正的原因是这个
文章图片
二、三十年前的妈妈们 , 也有这些烦恼吗?
有 , 但是这些烦恼都被同龄孩子们温和无形地化去了 。
咱们小时候 , 三里五乡的小伙伴凑一起 , 由大点的孩子带着 , 到处疯玩撒欢 。 不饿了、天黑了绝不回家 。
每天孩子可以释放精力的渠道太多了 , 虽筋疲力尽 , 却又心满意足 。
但现在 , 社会变迁和家庭模式的改变 , 孩子各个都是心头宝 , 别说出点差池了 , 就算是磕了、碰了、被小伙伴不待见了 , 也心疼的不得了 。
孩子出去撒欢少了 , 就只能寻求在父母身上释放精力 。
但 , 单一的养育者提供的信息非常有限 , 翻来覆去 , 也就是那点玩具、那几个游戏 。
成年人大都在长大的过程中丢失了童趣 , 哪有精力无休止地发明新游戏?孩子爸爸/妈妈单一角色身长可获得的信息远没有同伴或外界环境中的丰富 。
而且 , “陪玩到底”这事儿 , 根本不符合父母的角色定位 。
若是能始终态度随和的配合娃玩耍还好 , 关键是 , 我们只是为了配合强装喜欢 , 时间长了难免心生抱怨:
假装医生的这个游戏你3岁就玩 , 现在都6岁了还玩 , 多么无聊、幼不幼稚?
我已经当了7次老狼了 , 我不想再玩老狼老狼几点了……
我已经陪了你1小时了 , 你能不能自己玩会儿?让我喘口气?
不用说也知道 , 这个状态下 , 不仅父母烦躁 , 孩子内心也得不到满足 。 越是不满足 , 他就越会变本加厉地折腾和无休止地喊“妈” 。
这种随时随地被索取的状态 , 你说能不累吗?时间长了能不崩吗?
暑假还没到半|暑假把娃扔去姥姥家,看不见想,可带回来就烦,原来真正的原因是这个
文章图片
三、养育的精细化 , 无形中加大了妈妈们的压力
以前带娃 , 活着就好 。 但到了我们这届 , 养娃 , 除了身体健康、安全、温饱这些基本要求 , 日常习惯、规矩、修养、知识水平等哪方面都有着高要求 。
不然哪一方面没做好 , 当妈的都忍不住要背锅 。
你需要时刻注意面前这个小人的动态 , 防止他蹬上桌椅摔到头 , 防止他偷玩iPad时间太长 , 防止他闲来无事祸害家中物品 。
同时要谨记儿童心理健康 , 不能总大声吼他 , 不能无视他需求 , 也不能过于宠溺由着他任意妄为 。
对了 , 还要见缝插针地传授知识 , 启蒙思想......
外人看来你好像很轻松 , 不就是带了个娃 , 但其实 , 你劳心又劳力 。
那天我跟C爸聊:
CC送去姥姥家几天 , 于你而言 , 跟在家是不是差别不大?
他老老实实的说 , 嗯 , 没什么区别啊!
我就知道!
但是 , 我觉得她不在的日子 , 我太轻松了 。 我什么都不用管了 , 钢琴、作业、在线课预习复习、阅读书目筛选、跟DD吵架的纷争都不用再管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