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灭亡十大原因是什么?


蜀汉灭亡十大原因是什么?

文章插图

1、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曹丕是公元220年篡汉建立曹魏政权的 , 刘备是夷陵之战后公元223年在白帝城去世的 , 这些事件到公元263年蜀汉灭亡的时候已经过去四十多年了 , 所以到了蜀汉后期这个时候 , 人心向背 , 已不再思汉 , 蜀汉政权建国之初的这个优势早已是不复存在了 。
2、关于丢失荆州和夷陵之战的惨败 , 造成诸葛亮著名的隆中对无法实现其伟大的战略意图 , 从此蜀汉政权由鼎盛时期开始走下坡路了 , 虽然诸葛亮和姜维等人后来苦力支撑蜀汉的局面 , 但这已经成为蜀汉政权40多年后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
3、虽然益州是当时汉末十三州当中最大的州之一 , 而且地势也是最为险要的 , 但蜀汉的统治区域却只有这一个州 , 当时东吴占有东南的扬州 , 荆州和交州三个州 , 而曹魏拥有北方的九个州 , 所以蜀汉政权是三国之中最为弱小的 。中华文明的精髓和发源都在北方中原地区 , 而益州却相对落后地区 , 所以蜀汉政权无论从人口 , 资源 , 军力 , 人才和后背等等方面 , 实力都远远不如占据经营中原地区多年的曹魏 。
4、蜀汉后期由于地方偏于西垂相对闭塞 , 初期建国时候的人才到后期逐步的凋零了 , 出现了严重缺乏人才的局面 , 所以也就出现了蜀中无大将 , 廖化作先锋的成语 。而曹魏地处中原地区地大物博 , 人才是一代接着一代的涌现 , 所以无论是在人才的数量还是质量上 , 曹魏都远远超过了蜀汉 。
5、蜀汉在战前的军事上和心理上准备不足 , 自从公元244年蜀汉大将王平击退曹爽之后曹魏已经快20年没有进攻蜀汉边境看 , 而且曹魏一直的战略方针都是先吴后蜀 , 所以蜀汉君臣对于蜀汉的入侵确实是没有做很认真的准备 , 当时在讨伐蜀汉之前 , 很多大臣包括邓艾都上书表示反对意见 , 只有钟会一人支持伐蜀 , 最后在曹魏掌握实际权力的司马昭力排众议调整了战略方针 , 决定了先灭蜀后灭吴的正确方案 。
6、蜀汉后期在政治上已经趋于腐败了 , 尤其是在蒋琬和费祎先后去世之后 , 姜维又长期带兵在外主持北伐事宜 , 朝廷中已经没有贤臣能够管的住刘禅 。刘禅也就逐步开始重用一些庸臣甚至奸臣 , 最后形成了刘禅愚暗 , 黄浩窃权的局面 。
7、蜀汉政权内部的政治矛盾已经非常激烈了 , 尤其是益州土著势力和外来势力之间的历史矛盾一直很深 , 益州本地土著势力无人愿意为蜀汉拼死一战 , 这里需要再补充说明一个请款 , 司马昭在蜀汉灭亡之后 , 把所有的外来势力都迁出了益州 , 以巩固对益州地区的统治 , 这说明他清楚的看到了这个问题 。
8、名将姜维就一直是蜀汉后期的中流砥柱 , 当上蜀汉大将军后连年主持出兵北伐曹魏 , 从公元247年到公元263年先后就有九次之多 , 但是收效甚微 , 反而损耗了有限的国力 。造成兵疲民困的局面 。加速了蜀汉的灭亡进程 , 其实这中间的道理是简单的 , 小国与大国拼消耗 , 从大局角度上看肯定是得不偿失的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