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讲解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规范( 七 )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讲解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规范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讲解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规范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第五十二条尸体检验不得在公众场合进行 。为了确定死因需要解剖尸体的,应当征得死者家属同意 。死者家属不同意解剖尸体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或者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解剖尸体,并且通知死者家属到场,由其在解剖尸体通知书上签名 。死者家属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场或者拒绝签名的,交通警察应当在解剖尸体通知书上注明 。对身份不明的尸体,无法通知死者家属的,应当记录在案 。
第五十三条 尸体检验报告确定后,应当书面通知死者家属在十日内办理丧葬事宜 。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办理的应记录在案,并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或者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由公安机关或者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尸体,逾期存放的费用由死者家属承担 。对于没有家属、家属不明或者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导致无法通知或者通知后家属拒绝领回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或者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及时处理 。对身份不明的尸体,由法医提取人身识别检材,并对尸体拍照、采集相关信息后,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填写身份不明尸体信息登记表,并在设区的市级以上报纸刊登认尸启事 。登报后三十日仍无人认领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或者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及时处理 。因宗教习俗等原因对尸体处理期限有特殊需要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或者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紧急处理 。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讲解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规范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讲解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规范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第五十四条 鉴定机构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检验、鉴定,并出具书面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由鉴定人签名,鉴定意见还应当加盖机构印章 。检验报告、鉴定意见应当载明以下事项:(一)委托人;(二)委托日期和事项;(三)提交的相关材料;(四)检验、鉴定的时间;(五)依据和结论性意见,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性意见的,应当有分析证明过程 。检验报告、鉴定意见应当附有鉴定机构、鉴定人的资质证明或者其他证明文件 。
第五十五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对检验报告、鉴定意见进行审核,并在收到检验报告、鉴定意见之日起五日内,将检验报告、鉴定意见复印件送达当事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检验、鉴定程序违法或者违反相关专业技术要求,可能影响检验报告、鉴定意见公正、客观的;(二)鉴定机构、鉴定人不具备鉴定资质和条件的;(三)检验报告、鉴定意见明显依据不足的;(四)故意作虚假鉴定的;(五)鉴定人应当回避而没有回避的;(六)检材虚假或者检材被损坏、不具备鉴定条件的;(七)其他可能影响检验报告、鉴定意见公正、客观的情形 。检验报告、鉴定意见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应当在收到检验报告、鉴定意见之日起三日内重新委托检验、鉴定 。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讲解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规范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讲解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规范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第五十六条 当事人对检验报告、鉴定意见有异议,申请重新检验、鉴定的,应当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送达之日起三日内提出书面申请,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原办案单位应当重新委托检验、鉴定 。检验报告、鉴定意见不具有本规定第五十五条第一款情形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由原办案单位作出不准予重新检验、鉴定的决定,并在作出决定之日起三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 。同一交通事故的同一检验、鉴定事项,重新检验、鉴定以一次为限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