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生,最怕的不是穷困潦倒,而是迷茫、瞎努力( 二 )


人这一生,最怕的不是穷困潦倒,而是迷茫、瞎努力
文章图片
04
蓄势待发 , 伏久者飞必高 。
有这样一句话:“人这一生 , 总有这样那样的机遇 , 关键看你是否抓得住 。 ”
想要抓住机遇 , 顺势而上 , 是需要能力的 。
比方说 , 有一个朋友 , 准备在某地建立工厂 , 并且业务已经谈妥了 , 就等启动资金 。 他让你参与其中 , 但是你没有积蓄 , 机会就错过了 。
资金、学识、人脉关系、家庭背景、道德素质等 , 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 需要长期积累 。 要相信 , 人生的厚度 , 决定了机遇的次数 。
我们常常说:“寒窗苦读十余载 , 一举成名天下知 。 ”充分体现了蓄力的重要性 。
当一个人有了能力 , 随时准备出发 , 那么他就能迅速抓住机遇 , 改变命运 。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诸葛亮小时候 , 在襄阳城南的水镜先生门下读书 。 水镜先生有一个习惯 , 到了中午时分 , 公鸡叫了 , 就下课 。
诸葛亮觉得学习时间太少 , 就藏了一把米在口袋里 , 当公鸡要鸣叫的时候 , 就偷偷丢一把米到窗外 。
水镜先生因此多讲了一个时辰 。
任何一种借势的方法 , 都离不开一句俗语——打铁还需自身硬 。 借来借去 , 势力的源头 , 在自己身上 。
人这一生,最怕的不是穷困潦倒,而是迷茫、瞎努力
文章图片
05
俗话说:“有借有还 。 ”
一个善于借势的人 , 不是占便宜 , 也不是强求别人给东西 , 而是和“势力”做交易 。
借用时机 , 做成事情之后 , 以后又可以“英雄造时势”;自己成绩突出的时候 , 不会忘记来时的路 , 懂得感恩帮助他的人;自己的实力到了很高的境界 , 不仅可以读书 , 还可以教书育人 。 老子说过:“道生之 , 德畜之 , 物形之 , 势成之 。 ”
谋事在人 , 成事在天 。 借助任何势力 , 不能强求 , 而是顺其自然 , 按照规律去做事 。
人生路上 , 谁都会遇到难题 , 不能单凭一己之力 , 蛮干 , 要学会巧干 。 只有周围的力量 , 都汇聚在你一个人身上的时候 , 就可以力量无穷了 。
借力使力 , 四两拨千斤 。
有借有还 , 再借也不难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