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生存44小时,才是孩子行走世界的底气( 二 )


文章插图
据权威组织调查:中国32.5% 的孩子害怕困难,34.2% 的孩子胆小屈从,19.5% 的孩子认为自己经不起挫折 。
而挫折承受能力、反逆境能力,却往往能影响一个人的未来 。
正如心理学家说的:一个人能够取得的成就,在智商和情商类似的情况下,“逆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逆商”,又称“挫折商” 。
比让孩子考上名校,当前父母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逆商 。
也就是,TA的抗挫力 。
提高孩子的逆商,就让他多受挫和失败?
曾经有读者在后台问学院君:
想要提高孩子的逆商,是不是就让他多去受挫和失败?
学院君认为,这绝不是 。
看过这样一个,由真实事例改编的泰国广告,觉得暖心又很有教育意义 。
视频中讲的是,一个文化程度不高的妈妈,陪女儿“种豆芽” 。
小女孩想要试试种豆芽,她的妈妈随即应声试试 。
两个人尝试了很多次都失败了,甚至妈妈还看不懂说明书 。

荒野生存44小时,才是孩子行走世界的底气

文章插图
但他们没有放弃,妈妈还是坚持陪女儿去找方法,甚至鼓励女儿:“没关系,我们再试试” 。
最后,经过他们不断的改进,豆子真的发芽了 。
从这个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妈妈自始至终,并没有因为“不识字”“贫穷”……各种原因,就放弃陪孩子去体验成长学习的过程 。
比起掌握学豆芽的方法,孩子收获得更多的是“不轻言放弃”的态度和精神 。
正如小女儿在视频中的旁白所说的:
“妈妈说的【我们试试】,就像一剂神奇的养料,不断的滋养我的好奇心” 。
荒野生存44小时,才是孩子行走世界的底气

文章插图
相信这个小女孩在此后的人生,遇到问题的时候,也会始终保持积极应对的态度 。
正如视频最后,妈妈问她要不要再种别的植物,小女孩自回答:“我试试” 。
而视频最大的彩蛋,是小女孩长大以后成了一位优秀的科研博士 。
荒野生存44小时,才是孩子行走世界的底气

文章插图
我们提升孩子的逆商,不是说要把孩子放在“困境”中不断的折腾,或者打压TA 。然后让他们面对痛苦,变得“麻木” 。
不能一味帮他们铺好路,也不能一味的给他们使绊子,而是让他们多些经历 。
试着放手让孩子去挑战“难题”,父母在陪伴的同时,也适当提供方法,帮助他们走出来 。
有位作家曾说过这么一段话:
我们拼命地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我们:
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
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
你痛得无法忍受时,用什么样的表情去面对别人;
你一头栽下时,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创痛,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平静;
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
而这些,往往当我们成年之后踏入社会,才深有体会的知道它的重要性 。
那么更应该,及早的教给我们的孩子 。
在《逆商》一书中,作者把面对逆境的人分为三类:放弃者、扎营者和攀登者 。
放弃者随遇而安,喜欢逃避和放弃;扎营者也曾努力,但获得一定成就后,就松懈下来;只有攀登者把人生视为长跑,永不停止探索可能,追逐卓越 。
相信每一位父母,都希望孩子是‘攀登者’吧?
荒野生存44小时,才是孩子行走世界的底气

文章插图
孩子轻言放弃,怎么办?
可能有的父母会说,我们家孩子遇到困难,真的太容易放弃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