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钱表达对孩子的爱,钱成为了控制孩子的工具( 二 )


钱在这里 , 无形中成为了斯伦比控制子女的工具 。他用钱限制住了孩子们自力更生、独立发展的能力与可能性 , 让他们成为温室里的寄生虫 。
3.钱是爱的承载品
斯伦比究竟爱他的孩子们吗?我想是爱的 。从他与大女儿的互动方式也可以看出 , 一个父亲对儿女幸福的关切之情 。
可悲的是 , 一直到死 , 斯伦比仍旧没有逃出用钱表达爱的模式:在斯伦比看来 , 给钱是爱孩子;不再给孩子一分钱 , 也是爱孩子 。将自己的全部遗产给护士 , 同样是为了感谢玛护士给予自己情感支持和陪伴 。
钱在这里 , 也是斯伦比表达爱的一个承载品 。

用钱表达对孩子的爱,钱成为了控制孩子的工具

文章插图
然而 , 真正纯粹的爱从来都不会羞于表达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 , 我们所谓的“爱” , 却或多或少都带有一些期待和要求在其中 。例如 , 对于斯伦比来说 , 给孩子们钱是潜意识里希望他们不要超越自己;不给孩子们钱 , 既是期待他们能够独立自主地做人 , 也更是惩罚他们对自己的“无情” 。
这种“爱”在表达的时候 , 便会激发人潜意识中的羞耻感 。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竟然对另外一个人有所需求和要求 , 羞耻感便会阻挡了我们自由地去表达情感 。这种深深植根于人类原初情绪体验中的感受 , 最初来源于当婴儿意识到自己需要妈妈的乳汁喂养才能活下去的时候 。
因为这种羞耻感 , 我们更愿意去凭借依托一些中间物品来承载、过渡、表达情感 。于是 , 钱便成为掩盖、缓解羞耻感的工具 。
假如斯伦比能够早点觉察到自己对孩子们的“爱”里面还有如此多隐秘的期待和要求 , 不知道他还会不会用钱去表达自己对孩子们的“爱” , 这个故事又会不会是另外一个结局?
4.父母用钱否定了对女儿的爱
如果说电影是艺术作品对生活的一种呈现方式 , 那斯伦比家族的故事便是植根于你我平常生活中的一个缩影 。
前阵子 , 一位朋友就被家里这样的境况搞得焦头烂额 , 找我吐槽解压 。原来 , 朋友的妈妈最近跟姥姥姥爷、舅舅都要吵翻脸了 。
“这些年姥姥姥爷给了舅舅不少钱的支持 , 大到买房、小到平日里的各种补贴;我妈呢 , 家里一有大小事都冲在前面承担打理 , 姥姥姥爷却觉得理所应当 , 也从没有在钱方面给过我妈任何支持 。”
其实 , 朋友的妈妈也是普通的工薪阶层 , 条件并不比舅舅好多少 。这两年 , 朋友妈妈跟舅舅开始轮流照顾年纪大了的姥姥姥爷 。但在日常言谈间 , 老人们却表示要把大部分的财产到时候都留给舅舅 。
朋友妈妈自然觉得委屈不甘 , 便开始找各种理由不去照顾老人表达抗议 。姥姥姥爷一天几通电话找妈妈过去 , 全部都是不欢而散 。最终 , 闹得舅舅上门发出最后通牒:“你不去伺候爹娘 , 到时候还想不想分家产了!”妈妈一气之下把舅舅赶出了家门 , 然后又对着朋友各种哭诉 。
“这阵势 , 怕是要老死不相往来了 。”朋友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
又是一场因“钱”引发的爱恨纠葛 。
在这个故事里 , 钱同样又成为了“爱”的表达的载体 。其实 , 朋友妈妈在意的 , 并不是父母有没有给自己钱 , 而是给不给钱、给多少钱 , 代表了父母是否爱自己这个女儿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