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秒|讲礼丨握手的起源 居然是为了相互表达…

每一秒 , 都让新闻动起来
每一秒|讲礼丨握手的起源 居然是为了相互表达…
文章图片
网络时代
你讲礼吗?
每一秒|讲礼丨握手的起源 居然是为了相互表达…
文章图片
讲礼貌是文明修养的表现
是每个人为人处世的一种客观需求
每一秒|讲礼丨握手的起源 居然是为了相互表达…】人活于世
要与各种人建立各式各样的关系
要维持这些关系
使之保持融洽状态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讲究礼貌
遵守社会公德
“不知礼 , 无以立也”
孔子的这句至理名言深刻地
诠释了礼貌与立足社会的关系
作为最通用的见面礼仪
握手虽然简单
但也深有“玄机”
握手礼仪
大家知道握手礼的起源吗?
每一秒|讲礼丨握手的起源 居然是为了相互表达…
文章图片
起源说一
刀耕火种的时代 , 大家手里都拿着防身和狩猎的工具 , 传说在遇到陌生人时 , 如果双方都无恶意就放下手中的工具 , 并抚摸对方掌心表示友好 。
起源说二
源于中世纪 , 骑兵打仗时都身穿盔甲 , 除了两个眼睛露出来以外 , 其他部位都藏在盔甲内 , 所以双方想要表示友好和相互接近 , 就把右手的甲胄去掉 , 相互握一下右手表示和平友好 。 沿袭下来就成了今天的握手礼 。
一起来看
现代的握手礼吧
每一秒|讲礼丨握手的起源 居然是为了相互表达…
文章图片
每一秒|讲礼丨握手的起源 居然是为了相互表达…
文章图片
学会正确的握手礼

首先是明确握手的时机与对象:传统上 , 先伸手的一般为长辈、身份较高者、女士、主人等 。 不过随着时代的变化 , 这一原则也可灵活掌握 。 此外如果对方没注意到你伸出的手 , 大可不必放在心上 , 微笑着收回你的手即可 。
握手时应注意伸出右手

其次是掌握握手的姿势:标准姿势是两方相向而立 , 距离约半米 , 上身微微前倾 , 右手四指并拢 , 大拇指伸出 , 大方地用右手手掌和手指握住对方的手掌 。
在握手的同时 , 目光要直视对方 , 面带微笑 。 握手的持续时间通常是1-3秒钟 , 并且要适度用力 , 随便捏一下放开或者紧紧抓着不放 , 都会引发不适 。 尤其注意与女士握手时不能过于用力 。
如果与对方是老朋友了 , 可以双手相握 , 左手覆盖对方右手 , 以示亲切 。
手上水渍未干时直接与人握手不妥

最后是注重握手时的细节:一个得体的握手不仅包括正确的姿势 , 一些小小的细节更能增进别人对你的好感 。
如果你在吃东西 , 一定要先擦干净双手再与对方握手;手心有汗的情况下 , 可以在握手前用纸巾擦擦以确保手心干爽;如果手经常都是冰冷的 , 不妨提前把手放到口袋里或热水杯上“加温” 。
握手时可轻微上下抖动 , 不可左右摆动;另外一只左手要自然放置 , 不要放在口袋里或者拿东西 。
小伙伴们 ,
握手礼
你get√了吗?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虽然是简单的礼仪
但却是友好交流的第一步
不过
说到这里
大家一定会问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
握手 , 怕是不太好吧?
没错!
虽然不能握手
但是万千礼仪中
打招呼的礼仪还有很多
下一期
我们将为您讲述
“抱拳礼”和“揖礼”
疫情期间
打招呼
彰显礼仪时
就全靠它了
END
部分内容来源于新华网
编辑:小宇不语
主编:石永磊
总编:马玲艳
来源:看银川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