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三纲五常


什么是三纲五常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什么是三纲五常】三纲是君为臣纲 , 父为子纲 , 夫为妻纲;五常是仁、义、礼、智、信 。三纲五常是儒家文化的重要思想 。
孔子最先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 , ”以及“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观念 , 孟子继续他的理论提出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 ”的道德规范 。
西汉董仲舒对两位前辈的学说进行了概括 , 并加入自己的理解 , 首次提出三纲和五常的定义 。他认为君臣、父子、夫妻之间存在着主与从的关系 , 仁义礼智信就是解决这之中矛盾的方法 。
后来朱熹完成了董仲舒的理论 , 将三纲和五常联系在一起 , 将它们与天理划等号 , 是理所当然、永恒不变的 , 成为社会生活秩序的法则 。
三纲五常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伦理道德 , 是维护古代宗法等级秩序的重要支柱 。君为臣纲 , 是对封建社会里王权的维护 , 迎合了统治阶级的需要所以被大力支持与推广 。
父为子纲 , 强调了孝敬父母 , 虽然父母不一定就是对的 , 但这样的思想规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矛盾的产生 , 维护了社会安定 。
夫为妻纲 , 体现了古代女子社会地位的低下 , 是封建社会思想糟粕的体现 。
五常的标准适用于每一个阶级 , 这是古人解决矛盾的标杆 , 是传统文化留下的精华 , 值得我们去提倡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