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她是徐志摩的小脚前妻,被丈夫逼着打胎后离婚,二婚携夫再访康桥
诗人舒婷曾在《致橡树》中 , 传达了这么一份情感 , “我必须是你身边的一株木棉 , 以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 , 一段好的感情 , 势必会伴随着更大的信念、更强的信心 , 以及更好的自己 。 因为 , 自由、独立、向上、敢于爱人和为人所爱 , 才是爱情给予人们最好的馈赠 。
而一段不平等的感情 , 则会让一个原本就不够独立的灵魂一再退化 , 在日益失去自己的信仰和信心的同时 , 沉沦为完全依附对方、无法掌控自身命运的形象 。
本文图片
徐志摩前妻张幼仪就曾险些成为了后者 。
在还保持着徐志摩妻子身份的时候 , 她大概什么都怕 。 她怕离婚 , 怕做错事 , 怕得不到丈夫的爱 , 在这样无尽的害怕中 , 原本出身高贵、受教育良好的她硬是把自己的姿态摆到了最低 , 每每委曲求全 , 也每每受到伤害 。
而当这些她害怕的事情都成真 , 且人生还以“爱子死在他乡”为她的悲伤境遇加码的时候 , 她反而从这无边的伤痛中清醒了过来 。
本文图片
她彻底从这段从未给予她任何正向反馈和激励的婚姻中得到了摆脱 , 也从丧子之痛中得到了一夜成长 。 在前往德国重新找回自信 , 找回人生支撑点后 , 她变得一无所惧 , 再也不是徐志摩能够鄙弃的对象 。
而后来她与邻居医生苏纪之的第二段婚姻 , 则以平等、互爱、共勉 , 为她的人生增添了更多正面的能量 。
而只有这样 , 她才能舔舐之前在感情中受到的伤害 , 更加勇敢地面对自己不堪的过往 。 以至于二婚后携丈夫再访康桥的时候 , 她已经能够如常地说出“我现在真的没法想象我曾经那么年轻过!”这样前尘过往亦如风烟散去的话了 。
本文图片
旧式婚姻
1900年 , 张幼仪出生在了江苏宝山县一个名门望族 。 家中长辈及兄弟几乎遍布政界、商界、学界和医药界 , 且都闯出来了名头 。
出生在这样一个显赫富贵的家族中 , 在所有子女中排行第八、在姐妹中排行第二的张幼仪 , 却因为祖父母、父母“重男轻女”的思想 , 而从小未能和兄弟一起接受西方先进的教育 , 甚至还被以传统的礼教所束缚 , 从小把双脚裹成了三寸金莲 。
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她 , 逐渐被塑造成了一个彻底的传统女性形象 。 哪怕12岁那年 , 在二哥和四哥的帮助下 , 张幼仪得到了到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就学、接受先进教育的机会 , 也没能对她已经形成的理念带来迅速的覆盖和替换 。
本文图片
特别是 , 她也只接受了仅仅三年的先进教育 , 就不得不在四哥的做媒和父亲的应允下 , 辍学嫁于了他们所看好的才华横溢的学生——徐志摩 。
15岁的张幼仪 ,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 , 到浙江做了徐志摩的妻子 。
屡陷被动
15岁的张幼仪没有料到的是 , 与徐志摩的这段婚姻 , 才是她人生中即将面临的最大苦难 。
本文图片
不管是之前作为学生还是后来作为诗人 , 徐志摩无疑都是非常优秀的存在 。 他学习优异 , 富有才华 , 极具浪漫 , 还在追求自身幸福生活的同时 , 对民族命运进行过深刻的思考 , 是那个时代中做到普通知识分子能做的一切的名人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人性潜规则:你的价值,决定着你在别人心里的位置
- 梦里的人,不会因为梦的荒诞,从而察觉是梦
- 人生的意义,就是接纳生活的所有,在生活中改变自己
- 厉害的人,都在培养自己这几种能力,希望你也有
- 女人,永远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
- 中国最有名的3座名山,你都去打卡了吗?有生之年建议都去一趟
- 这本去年感动到我的治愈绘本姊妹篇,讲我们都离不开的亲密关系
- 马斯克给年轻人的忠告:这3个,孩子越早知道越好
- 疫情肆虐,80后负债累累的你,还有勇气回家吗?
- 充满遗憾的人生,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