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社会很魔幻,一边是太多太多人明晃晃或者暗戳戳地“向钱看”,一边又嘴上说着“放下欲望”、“看淡得失”,各种清高作秀喊着钱是“铜臭”,抨击着“拜金思潮”,仿佛不屑金钱本身,就高端大气上档次得不得了 。
“炫富”被贴上肤浅做作的标签,微博,抖音,各种羡慕嫉妒骂,柠檬精一扫一大片 。
但同时类似“商务范”这样的中产公众号里,又在教你如何鉴别名表,怎样穿搭才有品位,英美潮牌有什么,梅根今天又拎了哪款限量版的包包,无数人跟学博主推荐 。
而在另一类人的眼中,凡是诸此种种,均被冠以仨字“装逼犯” 。
私以为,凡是正当途径得来的财富,炫与不炫,无伤大雅 。
前提是你真的有,不是秀 。人家自个儿赚了钱,贴个“拜金”签,不让人家花,不让人家得到更好的,还有天理没?
朴素不代表高尚,奢侈也不是虚荣,世间有“更好的”,那是给努力的人天经地义的奖赏 。
某天刷抖音时,看到定居新西兰的华人在讲新西兰风土人情,讲到那里没有什么穷人,因为富人交高税,最后折算下来,和普通人的所得差不了多少 。看似他们才是“共产主义”,在一片羡慕的评论声里,我冷冷地说了句“不公平” 。
那样的体制里,努力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谁会崇尚奋斗呢?果然,另一个帖子里又讲,那里一年365天,200多天都可以自由休假 。好吧,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个旅游国度,他们也算天生拥有闲云野鹤的资本 。
没有天生山水养闲人的普罗大众,还是老老实实“向钱看”吧,好好长本事赚钱,赚努力的钱、理财的钱、智慧的钱、辛勤的钱,所有正道得来的钱,放开了去赚,多赚才光荣 。
曾几何时,历史里有种扭曲的价值观,叫穷得根正苗红,那种思想才是毒瘤 。咱们不去追溯那段众所周知的特殊时代,但即使在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中对“富”的不怀好意,就很经不起深敲 。
看看汉语里关于富的贬语,常常被人们挂在嘴边儿:什么为富不仁、朱门酒肉臭、养尊处优、纨绔子弟等等,貌似人若有钱必变坏,金钱被丑化成万恶的源头 。你说钱是不是冤大头?
事实上,有钱能更多地做贡献 。狭隘点儿,为自己,为家人,往大里说为社会,为国家 。
那些仇富和厌恶拜金的键盘侠们,在国家有难的时候,出不起什么钱搭把手,反而是有钱人,能够捐款捐物,捐西捐东 。
说到这里,大家肯定会骂我眼瞎,看不见媒体纷纷报道的,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很多特困的老人都把自己家底捐出来了,那些金子般的心灵,胜过多少有钱人呢?
【成人年的世界:拜金,性,利益】是的,穷而慷慨者,心灵高尚,值得尊重更值得敬仰 。但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牺牲奉献,何尝不是另一种自私?
对高尚的纯净追逐,另一面也是被“高尚”本身荼毒的结果,所有过犹不及,都有问题!善举再夸张也是善,在大善的包裹下,人们不敢也不愿看到另一面 。
本身就贫寒的老人,捐出所有积蓄,背后会有什么风险?首先是对老人的家人不负责任,贫苦的老人,家人也富裕不到哪里去 。
老人的积蓄都用于善举了,等老人自己得了大病需要用钱,那老人的家人则很可能要付出很多钱财,辛苦经营的小日子很可能一夜打回解放前 。经历过特殊时代洗脑的善良老人啊,哪里想得到那么多后果?“世界的一粒尘埃,落在你我身上,就是一座山” 。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做超出能力范围的事,是对自己负责任,更是对身边人负责任 。让无法对自己负责任的人,去对全社会负责任,这种鸡汤害死人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徐峥被囧妈逼到崩溃:你和父母的关系,就是你和世界的关系
- 适合恋爱,十二星座未来半年的桃花在哪里?
- 如何构建相互信任
- 少点同理心,世界不会变得更糟,你也许会过得更好
- 世界上有什么鱼 盘点世界上最好看的10种鱼
- 感情世界里你遇怎样的情敌会完败?
- 2019年猪宝宝适合哪些字起名?
- 800米世界纪录
- 世界第一女子大满贯是
- 成人世界:比男欢女爱更赤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