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琼思01|《我的姐姐》引热议:女人要认命,是我听过最毒的鸡汤( 二 )
可惜影片到这里戛然而止 , 这对姐弟现在过着怎样的生活 , 我们不得而知 。 但是 , 不论结局如何 , 这个姐姐的生活都不能再像之前那样随心所欲了 。 因为 , 在她的内心世界里多了一份牵挂 。 养与不养 , 对她来说都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 放弃弟弟 , 她可能会心怀内疚地过一辈子;带着弟弟生活 , 她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就是在就业、择偶方面会遇到更多更多的挑战 。
与影片不同的是 , 原贴中的姐姐独占两套房不算 , 还把弟弟送到偏远的农村找人收养 , 并主动放弃与弟弟见面 。
这样的结局似乎更符合人性 , 却也不禁让人不寒而栗 。
有人说 , 这样的姐姐在中国毕竟只是个案 。 可是 , 人性本就是复杂的 , 并不是非黑即白的 。
之前在天涯上看到过一个贴子 , 同样是关于姐姐的话题 , 不同的是这篇贴子是以一个弟弟的角度发的 。 他说 , 他三岁就没有了父母 , 有一个大十六岁的姐姐 。
父母死后姐姐办理了退学 , 打工养他 , 供他读书 , 一直把他供到了大学毕业 。 他也算出息 , 毕业后找到一份还不错的工作 。 可是她的姐姐就没这么幸运了 , 19岁的年纪 , 带着一个3岁的孩子 , 生生把自己的婚事耽误了 。
后来 , 姐姐出钱帮他买了房子 , 娶了媳妇 。 如今 , 姐姐和他们夫妻二人生活在一起 。 原本 , 这也算得上是一段感天动地的故事 。 可是 , 弟弟却在网上求助 , 有什么办法能把姐姐嫁出去?或者有什么理由可以让姐姐搬出去?自己是否对姐姐有赡养的法律义务?
看完之后 , 是不是有一种如鲠在喉的感觉?然而 , 现实就是这样 。 姐姐错了吗?她只是想拼尽全力给弟弟一个幸福、温暖的家 。 弟弟错了吗?他只是想要有自己的人生 , 不想被姐姐影响和拖累 。
似乎每个人都没错 , 似乎每一个人都错了 。 就像我们许多中国的二胎家庭 , 姐姐总是在拼命付出 , 弟弟总是想得到更多 。 可是 , 他们却忘了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 , 但凡想要稳定且长久的关系都是需要用真心实意来维系的 , 有来有往才能继续 。 因为一味地付出 , 只会换来对方的不珍惜 。
这可以用心理学的一个社会心理学效应——贝勃定律来解释 , 贝勃定律是指当个体经历强烈的刺激后 , 再施予同等的刺激对其来说就会变得微不足道 。 就心理感受来说 , 第一次大刺激能冲淡第二次的小刺激 。
【四月琼思01|《我的姐姐》引热议:女人要认命,是我听过最毒的鸡汤】
所以 , 弟弟会习惯姐姐对自己的好;甚至会觉得姐姐对他好是理所应当的 , 他不必感恩 , 更不会心怀愧疚 。 因为 , 只有姐姐的生活被改变了 。 这对她们而言 , 是命运 , 也是困境 。
《我的姐姐》不仅将这种困境真实地展现出来 , 还鼓励年轻女性自己的路自己走 。 正如 , 编剧游晓颖说:“告诉女性应该怎么做 , 是不公平的 。 我们一直强调支持 , 而不是支配 。 ”
深以为然 。 每一个女人 , 在成为姐姐之前 , 首先都是她自己 , 她需要家庭 , 需要被爱 , 更需要自己的人生 , 她不该被各种角色禁锢 , 更不该被那一句“长姐如母”所绑架 , 她该有作主的权利 。
最后 , 愿每个女性都能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人生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逆向思维:赚钱就是你要学有用的东西,不要学有道理的东西
- 《开端》众生皆苦!除了小人物让人破防,还隐藏着什么样的思考?
- 换一种思维,换一种人生
- 01我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离异女人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
- |23岁女孩4年流产13次,彻底丧失生育能力,网友的评价值得深思
- 星座|2周后,旧情缱绻,相思满溢,3星座真情难断,携手共度余生
- 琼瑶 琼瑶干女儿罕见露面,自杀未遂后获得爱情,退圈后开茶馆教茶艺
- 心理学家:没事胡思乱想是一种病,得治
- 我用这张图,启发孩子思考2022年梦想行动清单
- 哲思|人生三大错觉,早认清早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