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
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 。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 , 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登高“辞青”也是源于大自然中的节气 , 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 。登高的地点 , 没有统一的规定 , 登高所到之处大抵分为登高山、登高楼、抑或是登高台 。登高风俗其由来大致有三:其一是源于古人的山岳崇拜;其二是源于“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气候;其三是登往高处乘清气升天 。
1.远古时古人对山岳的崇拜 , 形成“登山祈福”习俗 。西汉戴圣《礼记·祭法》:“山林川谷丘陵 , 能出云 , 为风雨 , 见怪物 , 皆曰神 。”文献记载古人对山既敬畏又充满崇拜 。
2.按照天地日月运行规律 , 重阳这天是“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气候 , 地势越高清气越聚集 , 于是“重阳登高畅享清气”便成了民间争相趋之的重要民俗事项 。
3.重阳节的重要习俗“登高”与道教九月初九日“升天成仙”也有内在的联系 。因为相信九月九日是神仙升天的日子 , 先民们就选择九月初九日登高 , 意图能向那些得道成仙的人一样 , 升入天宫 , 这种对升天的渴望 , 溯其源头 , 是人们对长寿的一种企盼 。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 ,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 , 制无定法 , 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 , 以片糕搭儿女头额 , 口中念念有词 , 祝愿子女百事俱高 , 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 , 像座宝塔 , 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 , 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 并点蜡烛灯 。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 。当今的重阳糕 , 仍无固定品种 , 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
祭祀海神
重阳节是秋季大节 , 港、澳、台等地尤其重视在这天举行的祭祀海神活动 。
祭祖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之一 , 古代民间素有祭祖祈福的传统 。重阳祭祖的传统习俗在岭南一带至今仍盛行 , 人们在每年的重阳节举行祭祖活动 。无论是祭祖活动还是登高远望 , 其最根本的作用是增强人们文化认同感 , 加强家族和社会的凝聚力 。在传统习俗中 , 清明为“春祭” , 重阳为“秋祭” 。重阳登高祭祖的传统风俗延绵至今 。
赏菊
重阳日 , 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 , 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 。赏菊习俗源于菊文化 。菊本是天然花卉 , 因其花色五彩缤纷且傲霜怒放而形成赏菊赞菊的菊文化 。从三国魏晋以来 , 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 。在中国古俗中 , 菊花象征长寿 。菊是长寿之花 , 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 。
辞青
古人长将重阳与上巳(或清明)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 。如果说上巳是人们度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节日 , 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们即将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 , 所以民间有清明节“踏青” , 重阳节“辞青”的风俗 。]
饮菊花酒
饮菊酒:由于菊的独特品性 , 菊成为生命力的象征 。菊花含有养生成分 , 晋代葛洪《抱朴子》有南阳山中人家饮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寿的记载 。重阳佳节饮菊花酒 , 是中国的传统习俗 。菊花酒 , 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菊花酒是药酒 , 味道微微有一点苦 , 饮后可使人明目醒脑 , 而且具有祛灾祈福的吉祥寓意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问离婚证书怎么补办原来我还是爱着他的
- 牙膏和盐能去痘痘吗这些小妙招是否你试过
- 我国的重阳节是每年农历几月初几
- 抖音这是我梦里到过的地方是什么歌
- 抖音联络没什么必要刻意见面太无聊痛快一点多好是什么歌
- 抖音乌鸡哥是什么梗
- 抖音普通话有多难是什么梗
- 抖音厨师能有啥坏心思呢是什么梗
- 抖音留点余地给谁只是困扰歌曲叫什么名字
- 龙族幻想2021年3月13日每日一题答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