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少强|何必非要逼“最具情怀辞职者”说后悔不可?( 二 )


我相信 , 处于人生的窘迫期 , 个体难免会有灰色感慨 , 真后悔的当然不乏例子 。 老实说 , 清苦码字久了 , 也难免会对别人的富有快活多看两眼 , 但是文字表达的快意 , 却是不肯换的 。 所谓冷暖自知 , 这个便是 。
尤其是 , 如果我们就此断定他人一定是明明后悔却强装不后悔 , 认定别人的人生就是惨败一场、就是今不如昔 , 那就是武断的、偏执的 。
当年做选择题时 , 是受到人生阅历和信息等方面的局限的 , 基于当时认知水平所做出的最佳选择 , 并不会因为“世事难料”而变为最次选择 。 这堪称是“个史”定律 。
人皆知“关公战秦琼”的荒谬 , 但在认知上 , 很多人可不就抱着“关公战秦琼”的评价方式不变 , 浑然不觉此间的荒诞?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成为一种流行句式 , 这话虽然看上去挺佛系的 , 其实也有至刚、睿智的一面:追悔于过往已经无济于事 , 朝前大步走 , 才是要紧事 。
不久前 , 国足主帅李铁在遭遇世预赛40强赛小组赛移址比赛风波、分组遭遇日澳沙豪强之后 , 说过“一切都是最好安排” 。 虽然国足水平不高 , 但主帅的认识水平不低 。 执念于已经无法改变的“过去时” , “复盘”当初如何如何 , 岂不有点拎不清?
《论语·为政》有言:言寡尤 , 行寡悔 , 禄在其中矣 。 “禄”在不在其中且不说 , 单就“行寡悔”三字 , 我就觉得可以成为一种座右铭:少去因已经出现的过失而悔恨 。
人生在世 , 谋生时 , 顾念生计 , 因而会不断做出自我修整 , 以期获得相对最佳的结果;处世时 , 只管努力就好 , 不必老是纠结于一时一事的得失 。 这样的态度 , 更能推动一个人的持续向前向上 。 当然 , 人是拥有“后悔权”的 , 但我更想提醒的是 , 不要在想当然地判断他人“必须后悔”的前提下 , 对他人的生存方式指手画脚 , 并以此获得某种可怜的优越感 。 “顾少强”们活得远比你想象得更充实 , 更快乐 。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 , 不代表本报立场)
【顾少强|何必非要逼“最具情怀辞职者”说后悔不可?】伍里川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