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侣|为什么我们的婚姻会这样?
伴侣 , 直接影响到我们余生的生命质量 , 生活乐趣 , 以及幸福程度 , 找个什么样的伴侣 , 相信每个人都在心中有一个期望 , 希望将来真正陪在自己身边的那个人就是恰好符合我们心中所有标准的 。
但是 , 只有经历过婚姻和爱情的人才知道 , 设想再多 , 也没有被现实改变得多 , 不可能有那么一个人 , 会完全按照我们期望的那样成长 , 并且恰好来到我们身边 。
常听老一辈人讲 , 不管娶妻还是嫁人 , 都要找门当户对的 , 这样才会让婚姻更加持久 。
彼时的我们还觉得这样的说法是在亵渎爱情 , 显得有些势力 , 只不过长大了 , 经历过爱情的伤和痛才知道 , 原来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
文章图片
门当户对不仅意味着两个人的成长环境和家庭背景实力相当 , 更意味着两家人的处事方式 , 夫妻两个人的三观合得来 , 这才是让婚姻持久的关键 。
而根据心理学的角度看 , 其实一个人未来会找什么样的伴侣 , 早就已经决定好了 , 这不是迷信 , 而是真相一直都隐藏在这个人与其父母的关系里面 。
荣格曾经说过 , 潜意识正在操控我们的人生 , 而我们世世代代却将其称为命运 。
对即将发生的事情 , 对未来要找的伴侣 , 或者想要结交的朋友 , 其实我们在心里都已经做了预先的假设 , 而一旦没有如期许中应验 , 我们甚至还想要将其往自己的预想上靠 。
表姐跟父母的关系很生疏 , 小学就在寄宿制的学校 , 只有每周末才能回家 , 一个短短的周末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 所以父母陪伴她的时间真的很少 。
刚开始的时候 , 表姐刚被送去寄宿学校的时候哭得很厉害 , 但是父母没有心疼 , 反而训斥她要学会坚强和独立 , 这对于一个只有六岁的女孩来说实在有些难 。
文章图片
时间久了 , 表姐不哭了 , 似乎很适应这样的生活 , 但是父母却很少看到她跟自己亲近了 。
表姐变得越来越独立 , 父母逢人便说自己的女儿适应能力强 , 都不让他们操心 , 也许就连表姐内心都没有意识到其实她对父母 , 对家庭多么渴望 。
带着这样的心理 , 表姐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 , 事业有成 , 长得又漂亮 , 按理说并不愁嫁 , 可是表姐却一直没有传来要结婚的消息 。
后来 , 在母亲的催促下 , 表姐终于结婚了 , 可是看到她看他的目光 , 我便知道 , 其实她并不爱他 , 之所以嫁给他 , 完全是为了应付家里 。
婚后的生活对表姐来说似乎没有什么变化 , 因为他们经济各自独立 , 甚至家庭成本都要AA制 , 两个人从结婚那天起就分房睡 。
文章图片
这样的婚姻是没有温度的 , 哪怕连“搭伙过日子”都算不上 , 最后 , 男人提出了离婚 , 表姐都没有犹豫就同意了 。
离婚那天从民政局出来 , 男人盯着表姐问:“你从来都没爱过我对吗 , 跟我结婚只是为了完成任务 , 但你知道对我有多残酷吗?”
表姐只说了一句“抱歉”就转身离开了 , 看着还在原地发愣的男人 , 也许表姐自己心里都在想 , 为什么这段婚姻会这样?
其实男人对她还不错 , 知冷知热 , 可自己就是本能地抵触与他的亲近 , 拒绝他对自己的好 。
归根结底 , 还是童年时与父母的关系疏离导致了表姐不轻易敞开心扉接受一个人 , 她跟父母的关系不亲近 , 让她习惯了什么事情都是自己一个人扛 , 所以即使结婚了 , 也会本能地将自己锁在保护壳里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这本去年感动到我的治愈绘本姊妹篇,讲我们都离不开的亲密关系
- 林庆昆|《完美伴侣》“离婚了,我就没有家了!”林庆坤为何是这个反应?
- 为什么要学会放手?是为了放过自己
- 致我们人生中,那些说散就散的人
- 经常在办公室讽刺我们的女同事,净身出户了,如今送外卖为生
- 我们终究和次爱的人,一起欢喜了余生
- 婚姻|为什么女人过了50岁,反而更需要男人?3个女人说了心里话
- 我们在评论美国,美国也在评论中国,“走着瞧”将在未来评论中美
- 天下第一奇庙”!不供仙佛,却供27位解放军,每日香火鼎盛
- 金性勇|“我们的天才儿子”爆红之后 金性勇:只想和儿子在同一个托养中心不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