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炬光2》:手持画笔,书写时光与荣光( 二 )


福建小伙儿陈艺帆 , 和大多数步入社会的毕业生一样 , 平凡且普通是他身上鲜明的特征 , 没有学霸的人设 , 没有独特的天赋 , 但他却在18岁给了自己一份伟大的成人礼 。
凭着一腔热爱 , 艺考的他选择了闽南方向的播音与主持专业 。
进入大学后 , 陈艺帆愈发热爱这个专业 , 不悔当初的选择 , 每天都过得很充实 。 闲暇时间 , 他会去电视台向身为主持人的哥哥学习主持技巧 , 帮忙现场录节目打下手 , 这大大推动了他在专业能力上的成长 。
由于大学教授不断灌输闽南文化的理念 , 陈艺帆在慢慢揭开闽南文化的神秘面纱后 , 也萌生出传播闽南文化的使命感 。 这也开启了“门下虫人”的新篇章 。
在“门下虫人”账号置顶的宣传视频中 , 他们有这样的宣言:“城市在发展 , 一幕幕熟悉的画面同步在消失 , 于是很多像我们一样 , 不甘、不舍、不愿的人站了出来……你说我们老旧 , 那我们就为他注入新鲜的血液 , 你说我们底蕴不够深厚 , 那我们就把所有的灵魂呈现给你 。 ”
这个用于探寻非遗和记录当地吃喝玩乐的账号 , 凝结着陈艺帆和团队伙伴制作短视频的初心——传承与发展 。
镜头闪光灯下 , 闽地小伙儿陈艺帆用一口纯正的闽南话介绍着当地的特产 , 光芒如他 , 肩负保护与传承的使命 , 向前进发 。
《炬光2》:手持画笔,书写时光与荣光
文章图片
三、退伍不褪色的“收纳艺术家”
自小成都小伙儿李清龙就有一个“英雄梦” , 他希望成为一名有情有义的大英雄 , 为人服务 。
带着这样的信念和家庭的支持 , 李清龙在毕业后踏上了成为一名子弟兵的道路 。
2016年 , 22岁的李清龙从懵懂的小白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军人 。 回忆起在部队的日子 , 他说道:“部队的生活确实蛮艰苦的 , 而且需要非常注重细节 。 ”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训练中 , 良好作风、注重细节都是组织严抓的重点 。
都说“军人都是天然的整理师” , 几年的从军经历为李清龙的未来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
退伍之际 , 李清龙通过抖音了解到了整理收纳师这个新兴行业 。 退伍后 , 李清龙立下了“成为一名有温度的整理收纳师”的目标 , 他认为“整理”不仅是一种职业 , 更是一种习惯 , 他希望“整理”能够走进千家万户 , 改善一代人家庭的居住环境 。
从一名退伍军人成为一名新兴职业的领头羊 , 李清龙深感未来的挑战艰巨 , 但他始终践行“退伍不褪色”的人生信条 , 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发光发热 。
《炬光2》:手持画笔,书写时光与荣光
文章图片
有人说 , 生活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
青年时刻的拼搏、对意义的追求 , 是人生对美好年华的不负和珍惜 , 耀眼无比 。
“躺拼青年”们手执生活的画笔 , 描绘着光芒理想与烟火当下相融合的人生 , 书写着岁月的流逝与个人的荣光 。
《炬光2》:手持画笔,书写时光与荣光
文章图片
他们 , 向光而行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