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4个单身的人中就有1个“不婚”,他们为何选择单身?( 二 )
本文图片
为何不想结婚?《白皮书》显示 , 社会压力、经济压力增大 , 以及个人意识的觉醒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 , 以占比均达到44% , 共同处于首位;女性个人经济实力的提升也是很重要原因 , 占比达到39%;还有20%的比例则是受到舆论的影响 。
但“不婚”不代表着拒绝任何情感关系 。 虽然在不婚人群中大多数处于单身状态 , 但曾有过恋爱经历、目前单身占比高达63% 。 其中有57%的坚定不婚人士对待恋爱相对佛系 , 享受单身 , 有无伴侣均可;仅有30%的比例是独身主义者 , 还有13%的比例在积极寻找伴侣中 。
关于“爱”与“婚姻”的问题认知上 , 34%的不婚人群认为结婚和恋爱是完全独立的两件事;持着“恋爱不一定需要结婚 , 爱过即可”、“婚姻应以恋爱为前提”观点的不婚人群占比均为20% 。
本文图片
经济独立是支撑不婚想法的“避风港”
《白皮书》显示 , 在主动不婚人群中 , 女性比例要稍微多于男性 , 但差距不大 , 仅为5%;30岁是不婚年龄的重要分界线 , 30岁以上以占比52% , 超过了30岁以下比例的46% , 相差6%;高线城市是主动不婚人群的集中地 , 以50%的比例高于低线城市的43% 。
在主动选择不婚的原因中 , 对不婚人群影响最大的是个人的思想理念与发展 , 他们认为婚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人自由和发展 , 而婚姻带来的好处不足以弥补其带来的限制;此外 , 期待婚姻之外的情感关系、遇不到自己适合的人、受外界影响形成不婚观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
本文图片
相比主动不婚更多出自个人主观选择 , 被动不婚则是由于外界客观因素做出的无奈选择 。 在这点上 , 男女之间的首要原因发生根本性的差异 。 50%的男性将其不婚原因归纳为“经济实力不足以支撑婚姻” , 而51%女性则认为是“没有遇到适合的对象” 。 由此可见 , 男性常说的“没有做好准备”和女性常说的“没有遇见合适的人”并不是虚谈 。
同样 ,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 , 新人对于自己婚礼的个性化、订制化要求也在不断提升 。 婚礼花费也已成为面对结婚时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 该项花费已远超适婚青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 据相关统计显示:目前国内结婚的平均花费为17.4万人民币 , 相当于一对夫妻月收入总和的8倍(这里的结婚花费仅计入结婚前中期的费用如婚纱摄影、婚礼酒宴等) 。 办婚礼、摆酒席也不再是以前人们口中“挣钱”的手段了 。
本文图片
正如前面所说 , 被动不婚并非是完全不想结婚 , 当他们认为的前提条件准备妥当后 , 他们可能随时选择结束不婚状态 。 《白皮书》显示 , 41%的被动不婚人士认为 , 当遇到一个适合结婚对象时 , 将会结束不婚状态;还有33%不婚人士在个人经济实力增强 , 经济条件足以支撑结婚时 , 将会重新考虑结婚的想法 。 简单来说 , “有了足够的钱”和“遇到合适的人”是他们突破“不婚”的重要“敲门砖” 。
本文图片
基于《白皮书》的调研结果和日常工作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 百合情感研究院的专业情感老师为单身人士们给出了两个建议:建立朋友关系等社会支持系统,替换婚姻带来的长期关系;多思考“不婚”后未来的生活 , 衡量自己是否具备抗风险的能力 。 “学会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 学会经营复杂的情感关系 , 比单纯的婚姻形式更重要;学会自我关怀 , 清醒认知‘短期不婚’与‘长期不婚’的差别和原因 , 常见的‘不婚’往往都不是真正的‘不婚主义’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现在单身的人那么多,其实都存在这种原因
- 九言|每次归程,都是为了更好出发,每次停歇,都是为了积攒能量
- 幸福的秘诀
- 把公司当家每天10点下班回家,老板也天天夸,年终奖却比别人少
- 归程 九言 |每次归程,都是为了更好出发;每次停歇,都是为了积攒能量
- 天下第一奇庙”!不供仙佛,却供27位解放军,每日香火鼎盛
- 辽宁“巨婴”16岁吃饭靠人喂,每天开销过万,开兰博基尼卖手机壳
- 镜头 不是每个人都讨厌看Zoom镜头里的自己|每日罐头
- 心理学|心理学发现:不管你和丈夫多恩爱,有4个秘密都不能说出口
- 小人|“小人之相,特征突出”:小人在谋害你之前,通常有这4个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