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同学情,如今为何鲜有联系?( 三 )


大家推杯问盏 , 表面上谈笑风生 , 实则攀比炫耀 , 有业务相关的同学甚至赔笑拉关系、攀交情 。
想象中的同学会从“叙旧会“和”交流会”变成了“攀比会“、”炫富会“和”关系会” 。
面对这种已经变了味的同学会 , 方成有点尴尬 , 也有些反感 , 一度对自己来参加这个聚会后悔不迭 。
曾经的同学情,如今为何鲜有联系?
文章图片
来自网络
是啊 , 毕业十年 , 说短不短 , 足以拉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
混得好的 , 有钱、有身份、有权利 , 开豪车 , 住豪宅 , 出入高档饭店 , 家庭、事业双丰收 。
混得一般的 , 有着生活里的小确幸 , 但也常常为房贷、车贷、孩子学费等愁苦奔波 。
混得更惨的 , 创业破产欠债 , 单身未嫁、未娶 , 离婚独自抚养孩子 。
就如有句话说的:
没有什么是不会变的 ,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
毕业后 , 昔日同学不再在同一个环境下生活 , 也不在同一个行业领域发展 , 自然关心的不一样 , 追求的也不同 。 更何况个人机遇不同 , 生活质量有差异在所难免 。
曾经的同学 , 最后却变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
所谓 , 道不同 , 不相为谋 。
圈子的不同 , 注定了曾经的同学会越走越远 。
03
越是不顺和落魄 , 越不想被同学和朋友知道
人往往有一个奇怪的特点:
当自己出糗或者遇到不顺的事情的时候 , 宁愿让周围的陌生人看到 , 也不愿意被熟悉的人知道 。
因为不熟悉、不深交 , 所以即使受伤了 , 也不惧袒露伤口给陌生人看 。
因为认识、了解 , 所以害怕二次伤害 。 怕被同学或朋友嘲笑、讥讽或者假意关心 。
曾经的同学情,如今为何鲜有联系?
文章图片
来自网络
阿金十年前辞职创业开工厂做手机配件 , 随着手机市场的饱和和低端手机的退出 , 七年前工厂入不敷出 , 阿金创业失败 , 欠了一两百万的债 。
考虑到小厂生存困难 , 加之老婆不停埋怨和不支持再次创业 , 阿金只能重新投入职场 , 规规矩矩上班了 。
但工作的薪水有限又固定 , 对欠下的债务和高额利息来说 , 工作的这点收入无疑是杯水车薪 。
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生活压力导致阿金夫妻俩经常吵闹不休 。 为此 , 阿金每天都生活的特别焦虑 。
正好 , 今年是阿金大学本科毕业的第十五年头 , 同学们组织在学校附近聚个会 , 一起畅游一下校园 。
阿金回想起十年前的那次聚会 , 同学们就有意无意地炫耀、比较、拉关系和攀附 , 只是自己当时也不算太差 , 所以感觉还好 。
现在又过去了五年 , 同学们之间的差距应该又拉大了不少 , 又想到自己现在这么落魄 , 担心如果去了 , 跟大家聊天没有什么共同语言 。 万一 , 大家问自己这几年在干什么 , 混得怎么样 , 要怎么回答呢?
思来想去 , 阿金只能跟组织聚会的老班长编了个不能参加的理由 , 搪塞过去了 。
人生在世 , 起起落落 , 有高有低很正常 , 过不去的往往是自己内心的自尊在作祟 。
当遇到不顺和苦难时 , 需要练就一颗强大的内心 , 才能抵抗来自外界的各种声音 。
质疑、打击也好 , 嘲笑、讽刺也罢 , 坚定地走自己的路 , 相信 , 风雨过后定见彩虹 。
曾经的同学情,如今为何鲜有联系?
文章图片
来自网络
写在最后:
正确看待同学之间的差异 , 卸下包袱赴会 。
毕业后 , 昔日同学由于家庭背景、生活环境以及个人机遇等不同 , 差异在所难免 。 同学会是搭建、维系人际关系网络的重要途径 , 因此恐聚族因物质生活条件不如别人产生心理落差 , 进而选择逃避同学会大可不必 。 最关键的还是要调整好个人心态 , 轻松赴会 。 以平常心看待同学之间的生活差异 , 多多挖掘自身优点 , 寻找、追求个人幸福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