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夏心愉、听琴出品 | 愉见财经尽管自己几乎不抽烟|财经记者自曝职业生涯第一次“菜鸟级”暗访:从被识破身份,到挖出核心线索 | 愉见周日( 二 )


旁边有不认识的小员工闻声抬起头看了眼听琴 。
不过还好还好 , 虚惊一场 , 竟然也没人说什么 , 大伙见怪不怪地还是照旧又埋头工作去了 。 听琴又用眼角余光偷偷瞄了眼接待他的那位女士 , 好像也没啥动静 。
听琴也就悻悻然乖乖回到自己的等候位去了 。
作者 | 夏心愉、听琴出品 | 愉见财经尽管自己几乎不抽烟|财经记者自曝职业生涯第一次“菜鸟级”暗访:从被识破身份,到挖出核心线索 | 愉见周日
文章图片
装成投资人被识破
反而成了对方的“将计就计”
Y
过了一会 , 那位女士起身去到了“王总”办公室先行通报 , 之后就笑眯眯地把听琴也领过去了 。
听琴见那是一个一人用的独立办公室 , 落地窗对着城市景观也颇气派 , 加之这“王总”和自己还没说上几句就被打断 , 有人进来给他文件要签字 , 听琴颇有窃喜 , 猜测面前虽然是个看起来也不过三十多岁的年轻人 , 但应该是这家公司的高管之一了 。
既然已经顺利暗访到高管了 , 听琴满脑子都是想挖出些料来 。 他说明了自己作为“投资人”的来意 , 是想听听这个项目的来龙去脉 。
意想不到的是 , 这“王总”却显得比听琴更懂把控交谈的话题与节奏 。 前半场 , 他反而掌握主动权问了听琴好多问题 , 搞得他更像个采访人员似的 。 比如:你们投资人现在是不是拉了很多群?有没有诉讼的打算?你们联系了多少媒体?媒体现在跟进程度是怎样的?你们还打算操作些啥?你们为什么不去找担保公司呢?
因为本就了解投资人动向(接到投资人的爆料并保持联系) , 听琴倒是能够一五一十地对答如流 。 但他也有隐隐的不安 , 感觉气场不对劲 , 怎么自己更像个受访人?
后半场 , 那“王总”对项目的介绍几乎就停留于网站上都能搜到的公开资料的机械复述 , 但不同的是 , 那“王总”却反反复复盯着担保机构的义务和责任说个不停 。
很显然 , 他想把听琴的注意力转到那家担保公司头上:称当时介绍来项目的就是这家担保公司 , 有国资背景的也是这家担保公司 , 和借款方(项目工程方)走得很近的还是这家担保公司 , 还暗示说 , 他们之间互相了解的程度 , 那就是穿了一条裤子 。
但对自家平台 , 他强调只是“信息中介” , 尽职免责 , 初衷是为投资人选个国资背景的稳妥项目 , 当时来看的确是好项目 , 过程中信息也公开透明了 , 且没有碰过资金 。 所以 , 借款方还不出钱 , 投资人就该去找那担保公司要钱!
走出那互联网平台的办公区域 , 听琴有点失落也有点狐疑 。 失落的是自己几乎白跑了一趟 , 没有挖到任何有价值的料 , 狐疑的是 , 那“王总”仿佛火眼金睛能识破他的采访人员身份 , 因为那些话 , 太像是对着媒体说出的洗白了 。
听琴的猜疑是对的 。 很久以后当此事尘埃落定 , 那“王总”也已离开了这家平台后 , 有次告诉听琴:
“其实早在你进门前 , 我的女助理来通报时说的就是 , 来了个暗访的小采访人员 , 你看看吧 。 ”
闹了半天 , 那女助理才是演技大师 。 对方就是一招 , 将计就计 。
作者 | 夏心愉、听琴出品 | 愉见财经尽管自己几乎不抽烟|财经记者自曝职业生涯第一次“菜鸟级”暗访:从被识破身份,到挖出核心线索 | 愉见周日
文章图片
第二访:
坚持刨根问底挖到大料
Y
听琴的下一站是那家担保公司 。 但 , 彼时已经因项目问题摊上事儿的这家担保公司金蝉脱壳了 , 打电话无人接 , 去到办公场所也是扑空 。
按理 , 听琴这个时候可以选择打道回府了 。 无论如何 , 他已经去了一线 , 看到了担保公司现状 , 可以描述人去楼空的现场情况 , 也好歹采访到了互利网平台管理层 。 作为第一次暗访试水 , 这样的收获虽不算丰厚 , 但也足以交差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