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哥经常骂我嫂子是废物,让她滚回娘家,终于在离婚后迎来了报应( 二 )


这是一个毁在群体文化中的典型 , 相较于竹林七贤那种标榜自我的人来说 , 他是另一个极端 , 从来没有反思过自己 , 没有想过自己应该怎样适应群体文化 , 只是盲目迎合 , 到头来不得不回到个体的世界中时 , 才发现没有自我 , 没有方向 , 这就是冰冰所说的报应 。
|我哥经常骂我嫂子是废物,让她滚回娘家,终于在离婚后迎来了报应
本文图片
3
不光是冰冰的哥哥 , 很多人都因为盲目迎合群体文化而吃过亏 , 都因为把道德、婚姻当成表演而吃过亏 , 原因都在于他们没有活出“自我” , 以至于从来没想过如何适应群体文化 , 而是彻底服从 。
这种问题可以细分为两个方面去理解 , 我们逐一来讲一下 , 希望对其他人有所启发 。
父母手中握有一把剪刀 。
蒋勋说:“我母亲和许多母亲一样 , 手上一直握着一把剪刀 , 专门剪孩子的头发 , 这一把看不见的剪刀叫作‘关心’或‘爱’ 。 因为这把剪刀 , 母亲成为我走向孤独的最后一道关卡 。 ”
他这番话让我想起了一幅画 , 很多人应该都看过:父母在孩子小时候剪掉了他的翅膀 , 等到孩子长大了 , 却又责怪孩子不会飞翔 。
这幅画中的父母手中也有一把剪刀 , 同样是以“爱”或“关心”命名 , 动辄就是“我们这样做是为你好” , 接着不许孩子看课外书 , 认为孩子的爱好是玩物丧志 , 不许早恋 , 不许这样 , 不许那样 。
最要命的是 , 父母的这一套标准不是他们独创的 , 而是代表了群体文化 , 他们认为所有父母应该都会像他们一样 , 于是就不允许自己的孩子有个性 , 认为有个性是一种毛病 。 试问 , 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 , 怎么飞?往哪儿飞?他们不仅被剪掉了翅膀 , 而且被关在了笼子里 。
冰冰的哥哥肯定也受过这样的教育 , 即便不是父母这样教他 , 也必然有人这样教他 , 否则有个性的人不可能盲目迎合群体文化 。
|我哥经常骂我嫂子是废物,让她滚回娘家,终于在离婚后迎来了报应
本文图片
生命的意义在于寻找意义 。
我们经常说生命是有意义的 , 但意义是什么呢?意义在哪里呢?作为个体的我们 , 有认真想过这个问题吗?
有的人虽然想过这些问题 , 试图跟别人讨论 , 结果被别人一句“不要胡思乱想”所切断 。 这也是群体文化的弊端之一 , 认为想生死的问题 , 想生命意义的问题是胡思乱想 , 这就在无形中剥夺了很多人跟自己对话的机会 , 认不清自己的本质 , 所以也就谈不上做自己了 。
当然 , 这并不是说我们要一头扎在生死和意义的问题上 , 而是 , 作为个体 , 每个人都有义务去思考自己活着的意义 , 对自己多一些认识 。
关于这个问题 , 蒋勋的观点值得参考:“我想 , 有没有可能生命的意义就是在寻找意义的过程 , 你以为找到了 , 却反而失去意义 , 当你开始寻找时 , 那个状态才是意义 。 ”
他所说的是一种“等待戈多”的意境 , 在贝克特的戏剧《等待戈多》中 , 两个人坐在荒原上等待戈多 , 等到戏剧结束也没等到 , 意义就在于过程 。
【|我哥经常骂我嫂子是废物,让她滚回娘家,终于在离婚后迎来了报应】从现实的角度来说 , 我们没必要上升到这种“形而上”的高度 , 我们可以自己去定义生命的意义 , 定义的根据是自己 , 所以我们要认识自己 , 认清自己的天性 , 人性的优点和弱点 , 找准自己的位置 , 做自己该做的事 。 以此为基础去适应群体文化 , 才不至于迷失自己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