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的小情绪|希望你嫁得好,但不能比我好:闺蜜间的角逐背后藏着这几种心理( 二 )


关系的本质 , 是两个人在特定时间的联结 。
很多时候 , 你会发现 , 曾经还是相谈甚欢的好友 , 慢慢就不理你了 , 或许正是从你嫁的比她好的那一刻开始 , 给了她一种你们不再是一路人的感觉 , 所以她开始刻意回避你了 。
用社会学家贝费利·费荷的观点来解释的话 , 可能是因为主动者“自我暴露”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 。 他认为 , 将一种相识的关系转化为真正的友谊关系 , 最重要的是持续增加彼此间“自我暴露”的深度与广度 。
自我暴露是开端 , 也是一个小小的探测 , 探测这份友谊中的另一方是否愿意有所反馈 。 而对方是否愿意回馈 , 并转而暴露自己 , 决定着这段关系能不能继续下去 。 这是一个渐进而互动的过程 。
而当一方持续地“表白”、“自我暴露”后 , 对方却不接收你的信号时 , 这种单向的付出关系必然是没法存续的 。
所以 , 如果你想鱼与熊掌兼得 , 那么你就必须在友情里学会主动 。 只有让对方感受到你并没有因为嫁得比她好就高高在上时 , 你们的友谊才有可能继续 。
02 因为不甘心 , 所以妒嫉女人的友谊 , 总是看你过得不好时 , 会替你心疼 , 恨不得替你分担一半忧愁 , 可当看到你变得受人瞩目 , 越变越优秀时 , 内心往往又是复杂的 , 一面是“与你同乐” , 另一面多多少少又有点妒忌 。 这看似奇怪、多变的感情 , 其实就是人性本身 。
《我的天才少女》中有一句是这样说的:“世界上存在这样的关系 , 你最好的朋友就是你最强大的敌人 , 这是每个人自我隐瞒的秘密——友谊不只关于爱 , 也关于恨 。 ”
两位女主埃莱娜和莉拉之间跨越半个世纪的友情就裹着浓烈的嫉妒和暗暗角逐 。 埃莱娜从小学习勤奋、稳居班上第一名 , 是所有人眼中的乖乖女 , 让她没想到的是一直坚持学习的她有一天会被中途辍学的“坏女孩”莉拉比了下去 。 莉拉的精明能干聪明才智不光在学习上 , 她还富有审美 , 善于沟通 , 甚至无师自通地拥有艺术天份……同时还很招男孩子喜欢 , 甚至连埃莱娜一直以为中意自己的尼诺都对莉拉颇有好感 。 随着莉拉嫁到有钱人家 , 埃莱娜的嫉妒更是到了极致 。
虽然她们从未停止嫉妒彼此 , 却也从未停止爱对方 。 埃莱娜在莉拉身上找到自己没有的勇气、灵气和生命力 , 她欣赏她、怜惜她 , 也在她婚后过得不好的时候一次次保护她;而莉拉在埃莱娜身上寄托了自己对读书、写作的所有寄愿 , 所以她无条件支持她读书 。
女性友谊的本质是什么?是共同命运下的一种惺惺相惜 。
嫉妒虽然让人沮丧 , 但同时也具有力量 , 长久的闺蜜之间不可能没有妒嫉 , 但心智成熟的双方可以管理好这种感情 , 正因为我们具有相同的命运 , 这更使得映照与互助成为可能 。


德国心理学家罗尔夫·豪布纳谈到过控制和管理自己嫉妒的两种方法:“一种是破坏性的 , 虽然认为嫉妒的对象有各种不堪 , 对其嗤之以鼻 , 但是内心深处认为自己无法达到对方的高度 , 所以希望对方犯错 。 第二种是建设性的 , 认可对方拥有的 , 给自己也设定类似的目标并努力实现 , 这时嫉妒对自己是一种积极的刺激 。 ”
所以当你看到闺蜜比你嫁的好时 , 心里感到不舒服时是人性本能 , 这段友谊能否持续 , 关键在于你会如何处理这种情绪 。 通过嫉妒 , 我们更加认清了自己 , 并学会完善自己 。 这样嫉妒不仅不会伤害自己和他人 , 还成了一种完善自己的动力 。
嫉妒是人之常情 , 相互竞争时有发生 , 可吵不散的、留下来的、理解并包容彼此的 , 才是挚友 , 那种吸引力不会因为分歧而消失殆尽 , 就像埃莱娜和莉拉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