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应该以不花父母的钱为傲,这种想法一定对吗?
当前社会 , 有很多人以上大学后、成年后不花父母的钱为傲 。 也有些父母出于各种原因 , 在子女上大学或年满18岁的时候说:你独立了 , 以后不要老是花父母的钱了 。 这些看法一定就是对的吗?具体分析如下 。
本文图片
如果父母有钱 , 给钱子女花的时候不真诚 , 带着赐予和施舍的态度 , 给的时候说难听的话——“没我你不行”一类(这样的父母还真有) 。 这时 , 子女拒绝接受 , 宁愿自己先生活得艰苦一点 , 也要硬气自力更生 , 那样算是三观正 。 君子不要嗟来之食 , 哪怕是父母/岳父母/公公婆婆 。
如果父母有钱(准确地说 , “有钱”是指父母安排好自己生活之后的结余 。 相对于马云来说都是穷人 , 相对于无限的欲望来说多少钱都是有限) , 他们给的时候也很乐意、愉快 , 没有任何附加条件比如优越感凌驾之类 。 子女需要这笔钱 , 可以大方接受 , 以后找机会回报;子女暂时不需要这笔钱 , 但父母盛情难却 , 可以只接受一部分 , 或者暂时接受回头用个法子退还 。 要知道:人有被需要的需要 。 一个人如果感觉自己不被任何人——特别是自己的子女——需要了 , 其存在感会大大降低 , 容易觉得生活没有寄托、没有意义 。
本文图片
如果父母没有什么钱 , 比如赚钱机会有限、自身有疾病等等 , 这时候子女不花父母的钱 , 甚至反过来能赚钱照顾父母 , 当然就是值得骄傲的事 。 家庭的内在含义之一 , 就是成员之间应当相亲相爱互帮互助 。 这时候子女也还是首先要安排好自己的主业 , 比如上学的先要上好学 , 有自己的小家先要安排好小家 。 极端的情况 , 比如父母病得很重 , 子女除了退学赚钱拯救父母外没别的选择 , 那就只好作出牺牲 。 那是特殊的让人感动的情况 , 如果那样的情况太多 , 可能说明医疗救助、人道关怀的良好环境还有待建立 。
【|成年人应该以不花父母的钱为傲,这种想法一定对吗?】每个国家都有各自不同的国情和习俗:在欧美国家 , 也许成年子女不花父母的钱 , 也许他们上大学后就是自己挣学费和零花钱——但究竟怎么样又有谁知道呢?就算是那样也是他们自己国家的风气;在中国 , 父母一般都是无条件将子女供到他能读到的最高学位 , 有的还会再次无条件支持子女一次校外职业培训机会……中国家庭和欧美家庭的做法 , 都没有什么高下对错之分 。 清官难断家务事 , 别人的家事没必要过多地哔哔 。
本文图片
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 , 首要任务是学好专业 , 利用好图书馆多读书 , 也可以适度谈谈恋爱 。 父母倘有余力 , 每个月赞助一点“恋爱基金” , 有什么不可以的呢?但我个人认为 , 学业方面的花费可以坦然让父母支持 。 恋爱上的开销 , 除了要适度控制滥用外 , 自己能勤工俭学赚一点补贴更好 。 甚至 , 俩小情侣可以一起去打零工 , 这也是密切感情的好方式 。 只是 , 要记住以学业为主就是 。
还有的情况是 , 子女创业、安家需要 , 或创业不幸失败负债 , 或沉迷于小众的见效慢的行业……只要不是吃喝嫖赌吸等不良非法嗜好 , 父母有余力拉一把有什么毛病呢?父母不先帮谁来帮?怕安家、创业、还债的成年子女难以承受亲情之重 , 就算是提供他们无息贷款将来再还嘛;还有 , 假如子女沉迷于创作、发明、艺术等 , 父母有余力暂时资助一些生活费(这种“异类”往往也只需要生活费) , 不也是人伦所在吗?中世纪欧洲贵妇都会支持艺术家 , 艺术家也能坦然“吃软饭”呢 。 子女接受父母的帮助 , 并不是什么道德低劣忤逆不孝的事 。 真正的“啃老”是 , 不顾及父母的实际情况 , 掏空父母透支父母 , 而且是拿父母的钱来不干正事儿!咱们中国人有个很普遍很严重的毛病 , 总是喜欢对别人的家事、私事说三道四 , 别人吃他父母的 , 吃的不是你家大米 , 与你何干?子女只要是因为正当合法的原因暂时接受父母愿心愿意的资助 , 根本不必要以此为耻 , 坚持做出成绩就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和安慰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我爱过你,后来放下了
- 姐妹花|电视剧《女人万岁》杀青,殷桃、刘以豪等领衔主演
- 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头
- 心理测试:四间房子,你想住哪间?测以后的富裕生活是谁给你的?
- 怎么放下一个很爱的人,如果你还没放下,不妨也可以看看
- 01我和鹏是在朋友聚会上认识的 我以为我是个不讨喜的女人,也更加坚定了离婚的决心
- 网易 成年人的口头禅,有哪些特殊含义?
- 汪小菲|汪小菲离婚后首次采访:比以前更敢说更开心了,整个人变帅不少
- 一切镜 《一切镜》读庆山,得以亲近一种珍贵的个人体验
- 异性|想让异性喜欢你,用不着花钱,学会心理学中的三个效应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