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种是纲目式,将成语用几个关键字,提纲挈领地表现出来 。
如刘海粟:沧海一粟;程思源:饮水思源;:学以致用;祝馨香:馨香祷祝等 。这种形式比较随机,对姓氏没有特别的要求 。
第三种是谐音式,即采用以上两种方式,根据需要用谐音字替换成语中的原字,举例如下:
钟志诚:“钟”即“众志成城”,大家同心协力,就像城墙一样牢固 。比喻大家精诚团结,主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
沈力行:“沈”即“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践,表明主人的实干态度 。
冯甘雨:“冯”即“久逢甘雨”,比喻一直渴望的东西得到了满足 。
辛花放:“辛’即“心花怒放”,形容非常开心 。
巧用成语起名应注意一个“巧”字,一是成语的表述要准确、醒目,让人一目了然,不能发生歧义或误 解;二是选择的成语的要适宜于起名,要雅俗共赏,既雅致又能让人读懂、理解,要有积极意义 。电视连续剧《十六岁花季》中有这样一个小插曲:一个女孩子姓 张,她想取一个四字名,同室的好友赠她一个名字:“张牙舞瓜”,赚得众人哈哈大笑 。我们在不以为然的同时,可以得到起名要“雅”的启示 。再如,一个姓氏为 “黄”的人,最好不要起名为“黄粱梦”,因为成语“黄梁一梦”的意思是比喻想要实现的好事落得一场空,瞧,这样的名字多少会让自己扫兴,给别人留下笑柄,还是远离为妙 。
13、起名技巧之谐音兴义构思法 。
所谓谐音兴义构思法,就是在甲字与已字的读音相同或相近时,可以借助语音作为桥梁,用甲字的字形表 示乙字的语义,或用乙字的字形表示甲字的语义的一种构思方法和技巧 。早在我国古代,就已经有了“假借字”的说法,即借用甲字的形体,表达乙字的意义 。谐音 兴义即是借字的活用,两者的原理是一致的 。上面讲的巧用成语法中的“谐音式”即是谐音兴义构思起名方法的一种 。
【起名技巧方法 起名的13技巧方法】谐音兴义起名的途径主要有两种: 一是姓氏的谐音,如刘(留)青山,何(河)思海,朱(珠)满庭,宋(颂)太平,姚(遥)远途,谭(谈)天地,艾(爱)农、龚(共)休戚,薛(雪)中睛等 。二是名字谐音,如马辛(新)衣,更敬敏(民),李公朴(仆),等 。
一般情况下一个姓名中只用一个谐音字,以求鲜明、集中,如以上所举的例子 。但有时候因为组词的需要,偶尔也可以选用两个谐音字来起名 。如(援朝),邓戈明(革命)等,只是这些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谐音字的名字已具有了其双重语义,即本义与谐音字义 。
采用此种方法起名,扩大了姓与名之间的语义范围,增强了姓名的趣味性和含蓄性、耐读性,因而深受群众的喜爱 。运用谐音法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选用谐音字应周密考虑,不能丑化姓名,或带来消极、不雅的意义 。
如“姚培谦”,这个名字的构思本来是取“要培养谦虚好学的美德”之义 。但细听此名,会发现“培”字 与“赔”字同音,而“谦”字又与“钱”字相谐,因此听起来就极像“要赔钱”,这个意义就相当消极和令人不快了 。又如“商海”一名,字面看并无大错,是表明 商业发达,繁荣如海之意,但叫起来容易误听为“伤害” 。这就是考虑欠周全,造成的不良效果 。所以我们在运用谐音兴义法起名时,一定要反复推敲,严格把关,杜绝负面效果的产生 。
二是要掌握谐音兴义的规律,即什么情况下采用本义,什么情况下采用谐音转化语义 。一个字的谐音转化意义往往不止一个,那么,区分和选择的关键是进行“语境”的分析,即弄清语言环境,疏理词语之间的关系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鞋垫老往后跑怎么办 这几种方法来帮你
- 宝宝起名八大诀窍 宝宝起名的窍门
- 减肚子赘肉简单方法 让你轻松拥有平坦小腹
- 衣服怎么洗不掉色 固色有方法
- 怎么减掉肚子上的赘肉 这些方法超有效
- 多肉植物白牡丹你会养吗 这些管理技巧一定要记牢
- 如何给小孩取名 如何给小孩取名方法
- 折爱心 教小朋友折爱心的方法
- 宝宝起名 如何进行字形搭配
- 咬唇妆卸妆方法大放送 轻松保护诱人双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