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望|平静的绝望

平静的绝望
黎荔
绝望|平静的绝望
本文图片

记得大卫·梭罗在《瓦尔登湖》里说过 , “大多数的人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 。 平静的绝望 ,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我想起了海子的一首诗——《海子小夜曲》:
以前的夜里我们静静地坐着
我们双膝如木
我们支起了耳朵 ,
我们听得见平原上的水和诗歌
这是我们自己的平原、夜晚和诗歌
如今只剩下我一个
只有我一个双膝如木
只有我一个支起了耳朵
只有我一个听得见平原上的水
诗歌中的水
在这个下雨的夜晚
如今只剩下我一个
为你写着诗歌
海子活在孤独的世界中 , 这首诗无疑是绝望的 , 然而却写得轻描淡写 。 字里行间 , 有对珍贵的人间生活的眷恋 , 有对幽深而神秘的存在的沉思 , 有对爱情来临过的幸福礼赞 , 也有失去爱情时的痛苦凭吊 。 “这是我们共同的平原和水 , 这是我们共同的夜晚和诗歌” , 这首诗通过“以前”和“如今”的对比 , 写往昔两人静坐相依的情景 , 写如今独自一人面对雨夜 , 写一种物是人非之感 , 写得平平静静的 , 没有撕心裂肺 , 没有呼天抢地 , 但却能感受到诗人不可控制地朝自身的黑暗在陷落 。 我想 , 这就是平静的绝望 。
平静的绝望 , 相对于激烈的绝望 。 近年来有很多此类事件 。 那些凭借制造恐怖暴力事件走进公众视野的绝望者 , 他们无一不是作为人类的渣滓 , 被主流社会像摁死一只蚂蚁一样 , 在极短的时间内被法院处死了 。 当这些令人揪心和切齿的事件翻过一页 , 个性偏执的行凶者 , 这些深陷人生困境之中而制造出惊天血案的人 , 他们的绝望和疯狂 , 很少会被聆听和看见 , 很难在事后被中国的学术界公开作为个案去深入研究 。 当一个绝望者孤注一掷 , 对全社会宣战 , 激烈的绝望具有极大的破坏力 。 其实大家都在同一辆车里 , 如果一个人绝望 , 那么所有的人都不安全 。 如果我们漠视他人的苦难和绝望 , 没准你我就会成为下一次悲剧的道具——一个绝望者自毁泄愤的道具 。
绝望|平静的绝望
本文图片

在生活中 , 陷入这种彻底崩盘的人极为罕见 。 大部分的芸芸众生 , 陷入的都是一种平静的绝望 。 平静的绝望 , 是照常上班下班 , 买菜洗菜 , 吃饭睡觉 , 日复一日 , 年复一年 , 但是每每走在回家的路上 , 不论干冷还是湿热的气候 , 不论午夜还是傍晚的天光 , 总会默默地想了一路 , 为什么没有一个人、一件事 , 能够让自己欢喜起来 , 为什么要像一条狗一样 , 四处奔波 , 如同行走在一片雪原上 , 天黑地白 , 从大地的东方来到北方 , 跨过千里的茫茫 , 希望如风中残烛 。
平静的绝望 , 只有暗里的呜咽 , 没有风中的怒吼 。 平静的绝望 , 是跪的模样 , 没有来自蛮荒的孤勇 。 平静的绝望 , 只有卑微的低头 , 戒掉了年少的狂 。 举目四顾 , 看看身边的人 , 缺口都一样 , 都一样 , 大家都斑驳沧桑得一模一样 。 彻底的绝望是很少有的 , 大部分人都是打了折扣的绝望 , 被稀释的绝望 , 没有那么浓烈粘稠 , 没有那么震耳欲聋 。 如梭罗所言 , 大多数人都是在平静的绝望中度过一生 , 所谓听天由命就是一种习以为常的绝望 。 人们之所以要消遣 , 要娱乐 , 就是要掩盖自己的绝望 。
平静的绝望 , 是默默地在生活中沉下去 , 一切都笼罩在一种平静的死亡氛围中:在流逝的生活细节里 , 逐渐意识到自己并不真实存在 , 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完整的人 , 而只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流程的执行者 , 一个社会要求和家庭责任的负荷者 。 面对无穷无尽、无法消散的竞争和压力 , 要永远保持像机器一样运转的心态 , 无论身处下游 , 还是跑在第一 , 都只能在恐惧中奋力前行 , 一刻不敢停下 。 平静的绝望 , 是在日复一日重复的时间表中慢慢失去生活热情 。 但是已经是个成年人了 , 崩溃已经被驯化成可控的了 。 于是 , 走在街头 , 你看到的是一张张微风拂过、没有表情起伏的脸 , 你看不到那平静下纳米级的一个个小型坍塌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