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易博览|倪夏莲:奥运赛场上58岁的高龄奶奶,在乒乓世界里演绎着她的传奇( 二 )


严重的竞争压力 , 让夏莲觉得危机四伏 , 小时那种打球的快乐消失殆尽 , 她认为 , 自己还不够好 , 还要加倍努力 。
在国家队 , 虽然夏莲没有机会参加国际大赛 , 但也没被开回上海队 。 等她离队很多年后 , 教练才跟她坦言 , 你知道吧夏莲 , 国家队一直没有把你退回去 , 因为你太刻苦了 , 你捡球都是在小跑 , 打扫卫生全部都是第一名 , 上文化课又是优秀的 , 我们不忍心开除你 , 而你又那么热爱乒乓球……
03
一天 , 周兰荪教练满腹心事地对夏莲说:可否想过改长胶?如同灵光乍见 , 夏莲心中一动 。
这也让夏莲醒悟 , 必须要在技术上有突破 , 有长进 , 否则被退回上海队 , 那可不是她的风格 。
可真要改技术找人咨询时 , 谁都不敢下这个决断 , 因为这事关一个运动员的”生死存亡“ 。 成功了好办 , 但若不成功 , 谁敢负此责任?
夏莲请教马金豹马教头 , 马教头倒是开门见山:要想拿世界冠军 , 只有背水一战;要战胜自己 , 哪怕是百分之一的希望 , 也要去拼命争取 , 这总比不死不活强 。
夏莲环顾四周 , 主力就四、五个人 , 二十余人全都是陪练 。 与其按现有直板正胶打法等着被淘汰 , 还不如做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 , 改为长胶倒板进攻打法 。
说改就改 , 夏莲还是勇敢接受了挑战 , 那是1982年2月 。 刚开始 , 夏莲在队内的成绩 , 直线下降 , 几乎没有资格代表上海队参赛 , 更甭提代表国家队出征了 。 那时的她 , 就像无头苍蝇 , 寝食难安 。
好在马教头带着夏莲一起加大运动量 , 从每天训练五小时增加到八小时 , 一个环节一个环节解决问题 。 终于 , 夏莲找到了窍门 , 并摸索出正手八种接球法 , 练出了自己的独门手艺 。
同年10月 , 夏莲在全锦赛上以怪球闻名 , 并拿到第二的成绩 。 这样 , 她具备了参加世界级比赛的机会 。
1983年 , 第37届世乒赛在日本开幕 , 夏莲以黑马身份参加 。 最后 , 她与队友一起拿到了女子团体冠军 , 并与郭跃华联手 , 斩获混合冠军 , 那是她的高光时刻 , 足以载入个人编年史 。
1986年 , 夏莲决定退役 , 她觉得自己应该走下一段的人生路程了 。 她做这个决定也不容易 , 因为乒乓球已融入自己的血液中了 , 少了这个球 , 就好像人生失去了什么 。
但再多拿一个冠军 , 对她而言 , 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 人生当断则断 , 毕竟乒乓球不是自己生命的全部 。
夏莲去了上海交大读书 , 还是刘国梁刘主席的学长呢 。 即使去读书 , 夏莲还经常做和乒乓球有关的梦 。 最痛苦时 , 梦中的自己还在队里 , 还在训练 。 梦醒时分 , 一切物是人非……
04
八十年代末期 , 好多退役球员出国打球 , 如蔡振华去了意大利 , 曹燕华、施之皓去了德国 。 而夏莲也实在不想放弃自己热爱的乒乓球 , 就与德国一家俱乐部签订合同 。 1989年夏天 , 她登上前往德国的飞机 。
草蛇灰线 , 伏脉千里 。 夏莲在第37届世乒赛上的优异表现 , 引起了卢森堡国家队教练的关注 , 在得知她去了德国后 , 就联系她来到卢森堡的一个俱乐部当教练兼队员 。 对于夏莲开出的条件 , 全都答应 。
尤其1991年 , 来到的第一天 , 俱乐部主席 , 也是市长大人 , 亲自到海关来接夏莲 , 就像慈父一样 , 张开双臂 , 拥抱着她 。
在欧洲乒坛 , 夏莲凭借着扎实的基本功 , 大杀四方 , 三次获得欧锦赛单打冠军 , 三次欧洲十二强赛冠军 。 夏莲感到很神奇 , 乒乓球给她带来过痛苦 , 也让她收获了很多希望与幸福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