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的认知差异——是谁扼住了培训的喉咙?
文章图片
做企业内部培训 , 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业务部门提出来的培训需求做完了却不买账?
老板对培训存疑 , 培训部门如何挺直腰板去证明?
员工大小问题都找培训 , 难道培训真的是万能的吗?
关于培训 , 由于每个人认知能力的不同 , 导致不同层级对培训的接受程度和认可程度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 如果要做个排序 , 那一定是培训组织者>领导者>员工 。
-不同层级对培训的认知差异-
▼
01培训组织者
培训组织者对培训创造的价值是认知度最高的 。 培训能为组织、员工带来什么 , 他们心里最清楚 。
他们希望公司能多拨一些费用在培训上;希望领导能支持培训 , 为培训项目举牌;希望员工的学习意愿动机、积极性更强;希望组织的学习氛围越来越好 。
培训组织者需要的内在和外在支持 , 落在【课程开发、讲师、运营】三个模块上有这些:
1.扎实的业务能力 , 尤其是提高培训效果的学习技术;
2.管理层的预期管理 , 能让培训人员将精力都放在培训效果本身 , 而不需要将时间都浪费在不必要的培训影响力制造上;
3.培训设计前要进行充分地调研 , 平日里也需要多观察、多了解公司及各个部门的各类信息 , 能够达到帮助培训设计的效果 。
文章图片
02企业领导者
企业领导对培训也是认同的 , 不过相较于培训管理者还是会稍差一些 。
对于企业培训这件事 , 企业领导是具有决策权的 , 他们不仅能决定一年投多少钱用于培训 , 还能决定培训在企业中的地位 , 最重要的是培训内容也是他们来拍板儿 。
管理者对于培训的认同度较高 , 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喜欢不断攀升、提高 , 并一直保持着学习意愿的 , 他们本身是培训的受益者 , 所以他们对培训感到认同是十分正常的 。
文章图片
那作为管理者 , 其实想要的很简单 , 就是希望培训能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 这从【业绩方面】会有几个方面的体现:
1.培训效果评估人员的专业度要求:培训转化为业绩的效果评估 , 其实是很需要专业度的 , 普通的企业内训人员很少能够做得到 , 也有些够专业 , 但在具体实施中也会因为部门间的各种“扯皮”导致难以客观评估的情况;
2.时效问题:培训不是立竿见影的 , 我们就可以把它比作中药 , 见效慢 , 所以一定要坚持扩大培训的影响力 , 千万不要因为要凸显效果 , 就以狂轰滥炸的宣传、炫目的现场做噱头 , 搞些表面的东西 , 这样的用力过猛只会过犹不及 。
03受训人员
受训人员往往对培训的认同度更低 。
每个人的学习的驱动力和学习能力都是不同的 , 所以应该对具体的培训对象进行具体分析 。 从普遍的角度来说 , 只要培训的目的明确、效果好 , 受训人员一般也是乐于接受的 。
但很多时候他们的抵触心理并不是来自于培训本身 , 而是外部原因 , 比如工作部门的不支持、学习能力不足、工作与环境的压力等等 。
所以培训最难的地方 , 其实是一个培训不可能同时满足所有人 , 你可以想一下 , 当你精心设计的培训只有一部分人是认可的 , 另一半人是被逼无奈凑数的;和全部人都是自愿去参加的 , 哪个效果会更好呢?这就不言而喻了吧 。
把精力放在提高受训者对培训的期待值上 , 让培训能够解决他们职业发展的根本问题 , 比如如何创造工作绩效、如何晋升加薪等等 , 有针对性去制定培训计划和内容才能让员工转变培训思想 , 提高参加培训的意愿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人性潜规则:你的价值,决定着你在别人心里的位置
- 梦里的人,不会因为梦的荒诞,从而察觉是梦
- 人生的意义,就是接纳生活的所有,在生活中改变自己
- 厉害的人,都在培养自己这几种能力,希望你也有
- 女人,永远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
- 中国最有名的3座名山,你都去打卡了吗?有生之年建议都去一趟
- 这本去年感动到我的治愈绘本姊妹篇,讲我们都离不开的亲密关系
- 马斯克给年轻人的忠告:这3个,孩子越早知道越好
- 疫情肆虐,80后负债累累的你,还有勇气回家吗?
- 充满遗憾的人生,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