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玲|熊玲:“不敢得罪”也是一种得罪

【熊玲|熊玲:“不敢得罪”也是一种得罪】
熊玲|熊玲:“不敢得罪”也是一种得罪
文章图片
熊玲|熊玲:“不敢得罪”也是一种得罪
文章图片


YanYan :为什么 , 我谁都不敢得罪的性格反而让我失去了很多朋友?

(1)不敢得罪人的心理动因



先认识一下“谁都不敢得罪的性格”是什么样的性格呢?好像用一句话可以概括:老好人 。 但老好人分两种 , 一种是有个性有包容的老好人 , 人缘好;一种是讨好型的老好人 , 人缘不好不坏 。 后者就是谁也不会得罪 , 总想讨人喜欢的人 。
讨好型的老好人 , 在意别人的想法达到完全忽略自己的感受 , 一味地对人好、不反对人、不拒绝人几乎是他们常态的人际模式 。 在他们的内心有其坚固的逻辑(也是人际动力):若得罪了人 , 那被得罪的人会反过来伤害我自己 , 这挺可怕的!所以 , 只要我不得罪任何人 , 就可避免任何伤害 。 这一心理动力 , 是支撑他们谁也不得罪 , 甚至忍让别人的人际模式 。
这一人际模式的形成 , 是跟人过去的亲子关系或人际模式有关 。 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知老”以及精神分析理论等都在告诉 , 人幼年的关系模式 , 决定了他今后的人际模式 , 或说 , 成人后的关系模式可反射出他过去的关系模式 。 比如 , 一个人的早期若常处于“伤害与被伤害”式的关系环境(如:控制与被控制关系 , 小孩只能绝对服从 , 不敢有自己的想法、不敢有反抗;欺负与被欺负关系 , 小孩子只能学“乖”以自我保护 , 等等) , 那么 , 在小孩心里会感受、并会内化一种“掌控安全的父母—规避风险的小孩”的自我关系模式 , 在他以后的人际关系中 , 自然会对矛盾冲突、欺压打击、攻击性等高度敏感 , 或说他内心世界是极度不安全 , 生怕得罪了谁而遭致打击报复 。
(2)“谁都不敢得罪”反而得罪(或失去)了朋友


为何“谁也不敢得罪反而失去了许多朋友呢”? 前面分析到 , 这种性格心理有被伤害的恐惧 , 以至用“不得罪人”而远离被伤害 , 可是不巧 , 这一行为模式会产生负效果 , 就是他们完全不自知 , 这同时也远离了对人的亲近感、连接感 。 因为亲近与连接是来自“交往”有回应 , 而老好人是不会表达不同意见、不会流露激烈或深入的情感 , 也等于没有可持续可深入“交往”的潜力 。 即便他们用对人温和可亲 , 甚至总是为人付出 , 这仍然会给人一种没脾气、没自信的感觉 , 久而久之 , 在朋友的眼里会形成这样一种意象:没个性的好人 。
相信 , 我们都有过与老好人(没个性的好人)相处的体会 , 那是一种不好也不坏 , 不温也不热的感觉 。 那是否说明 , “没个性的好人”在朋友圈中是容易被忽略的人呢?或许就是 。


一般情况下 , 人们都喜欢与有个性(有自我)的人交往 , 感觉有意思有乐趣 。 因此 , 对提问者疑惑的“为何我谁都不敢得罪 , 反而失去了许多朋友?” 我是觉得 , 并不是你得罪了他们而失去了他们 , 应该是反映了你的朋友 , 被你无意识的 “远离“ 而致使他们也 “远离”着你 , 即 , 并非是你得罪了他们 , 而是他们敢“得罪你” , 是他们敢拒绝你没原则的亲和 , 他们对你的温良恭俭让抱持了一种距离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