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中国妆容之美》:拂去历史尘灰,重见芙蓉面

缱香红粉 , 对镜佳人 , 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钟情对象 , 引无数后人竞折腰 。 然而环肥燕瘦 , 各有千秋 , 迄先秦至晚清 , 镜前的佳人 , 变了好多回了 。 她们究竟是何面貌?她们怎样对镜梳妆?
8月21日 ,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李芽与《国家宝藏》服饰顾问陈诗宇共同撰写的新书《中国妆容之美》举办分享会 , 带领读者拂去历史的尘灰 , 重见芙蓉面 , 领略难再得的倾城倾国 。

芙蓉|《中国妆容之美》:拂去历史尘灰,重见芙蓉面
文章图片
书封
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中国古代妆容流变
妆容是一个烟火气十足的话题 , 它是女性的日常刚需 。 在李芽看来 , 妆容不完全等同于化妆 , 后者只是前者的微观层面 。 实际上 , 妆容的涵盖面非常广 , 中国初民在先秦时代的纹身和绘面、世界原始部落的穿鼻和磨牙等都是它的组成部分 。 其中有的是出于部落文化的需要 , 还有的通过美化自己以取悦神明 。
关于生活妆的记载 , 最早可溯至先秦时期的古籍 , 尤其是南楚文化的集大成者——《楚辞》 。 由于观念和制作工艺的局限 , 当时流行的妆容较为简洁 。 《诗经》中的美人多是素面朝天的形象:无论是“领如蝤蛴 , 齿如瓠犀”的庄姜 , 还是“桃之夭夭 , 灼灼其华”的青春少女 , 都是不施粉黛的佳人 。 可见 , 在文明朝露未晞的时代 , “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审美局面已经初步奠定 。
汉代是中国古代妆容审美规范的成型时期 , 鄙繁复 , 爱素雅 。 这样的品味与影响汉族审美的两个流派有关:道家与儒家 。 汉初行黄老之学 , 法天贵真 , 追求清水出芙蓉式的天然之美 。 后来武帝独尊儒术 , 儒家开始统治审美思想 。 儒家提倡克制化的修饰 , 认为妆容应与修身养性相协调 , 做到文质彬彬 , 然后君子 。 汉儒也确立了女性对男性绝对的依附地位 , 使女性审美迅速偏向纤弱与娇柔 。 如赵合德浴后发明的“慵来妆” , 卷发、薄眉、施小朱 , 就是清淡浅薄之美的典型 。
魏晋南北朝则是“彩妆爆发”的时代 。 这一时期 , 四方文化的交融无比通畅 , 胡人、佛教、西域文化在内地的传播 , 开阔了汉人的眼界 。 时值儒家影响力减弱 , 审美领域顺势喷薄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 如魏文帝时流行的“斜红妆” , 是一种形象的伤痕美学 。 顾恺之所作《洛神赋图卷》中 , 洛神姣面上的“白妆青黛眉” , 则流行于南梁天监时期 。 梁元帝朝 , 数“徐妃半面妆”风头盛极 。 而齐梁人多效仿的“仙蛾妆” , 两弯眉毛似相勾连 , 称“连头眉” , 灵感是来源于毛发旺盛的胡人 。 寿阳公主出嫁时的妆容则是“八字宫眉捧额黄” , 眉形呈八字 , 额头敷有黄色妆粉 , 这与当时佛教东传 , 人多肖金佛之面有关 。 北周时期 , 还发明出“碎妆” , 女子贴五色云母花子于面 , 因云母晶莹 , 故此妆有曜熠之美 。

芙蓉|《中国妆容之美》:拂去历史尘灰,重见芙蓉面
文章图片
内页
盛唐是女性自信的巅峰期
妆容的风格反映时代的气质 。 李芽提到 , 盛唐是女性自信的巅峰期 , 以武周时代最为突出 。 这一时期 , 女子的眉形变化非常丰富 , 多达数十乃至上百种 , 花钿的种类也尤其繁多 。 贵妃时代的女子则喜穿男装 , 并非为遮掩自己的性别 , 只是单纯地追赶时髦 , 人们依旧能从她们的妆容上辨别其女儿身 。 中唐则为之一变 , 白居易的《时世妆》写得再明白不过:“乌膏注唇唇似泥 , 双眉画作八字低 。 ……妆成尽似含悲啼 。 ”——流行的是一种很丧的妆容 。 晚唐敦煌地区 , 随着归义军政权的建立 , 高级军官的家眷中重又流行起繁复的妆容 , 丝毫不逊于盛唐 。 但富丽未必美丽 , 这样的妆容在李芽看来 , 反而过犹不及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