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荆斩棘的哥哥|看了《披荆斩棘的哥哥》,我顿悟什么才是老男人的真正魅力( 三 )
找到舒适区的边缘 , 向前一步 。
我们知道 , 学习有一个“舒适区”理论 。
待在令自己舒适的地方 , 往往学不到东西 , 只能是不断地重复 。
而离舒适区太远 , 也就是进入恐慌区 , 也很难学到东西 , 因为你完全不懂 。
最好的状态 , 就是找到舒适区的边缘 , 向前一步 , 这个区域叫“成长区”——既给自己一个挑战 , 又不至于太难 。
比如学习沟通课程 , 对于一个有点社交恐惧症的人来说 , 舒适区就是“宅” , “在公众面前做演讲”则是恐慌区 。 成长区就是试着用沟通课程的方法 , 每周进行一到两次实际沟通 。
这里的关键点 , 就是要持续给自己找点刚刚好的“不适” , 再慢慢从“不适”到“适” 。
本文图片
改变讲究的生活 , 就要主动逼迫自己踏出舒适区 , 去做那些让自己感到痛苦的事 。
因为真正驱动我们成长的 , 是痛苦 。
为自我成长寻找标杆 。
管理学上有个词叫“鲶鱼效应” , 指鲶鱼在搅动小鱼生存环境同时 , 也激发小鱼活力 。
很久以前 , 以捕鱼为生的挪威人 , 在深海区发现大量沙丁鱼 。 他们非常高兴 , 因为沙丁鱼一直都能卖个好价钱 。
可当渔民们把刚捕捞上来的沙丁鱼放入鱼槽运回码头后 , 用不了多久沙丁鱼就会死去 。 而死掉沙丁鱼味道不好 , 销量也差 。
渔民们绞尽脑汁 , 但仍无计可施 。 有一天 , 一个渔民无意中在放沙丁鱼槽中放了几条鲶鱼 。 结果 , 沙丁鱼都活了下来 。
原来 , 鲶鱼是沙丁鱼的天敌 , 当在装沙丁鱼的鱼槽里放了鲶鱼后 , 鲶鱼就会不断地追逐沙丁鱼 。 在鲶鱼威胁下 , 沙丁鱼拼命游动 , 激发活力 , 从而活了下来 。
这种现象 , 就叫鲶鱼效应 。
这个效应可以用于组织管理 , 也可以迁移到自我成长——找到一个和自己旗鼓相当的对手 , 彼此你追我赶 , 以此激发潜能 。
比如 , 林丹和李宗伟是老对手 , 彼此对战十几年 , 交手近40次 , 互有输赢 , 却彼此成就 , 都成为羽坛上一流的运动员 。
如果终我们一生 , 每一个阶段 , 都有旗鼓相当对手 , 那其实是一件幸事 。
原因就在于 , 竞争对手如果想要赢得竞争胜利 , 就会想方设法琢磨我们的缺点、不足和劣势 。 通过观察竞争对手的做法 , 我们就能更好地改进自己 , 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
能者上位 , 无能者出局 , 这是成人世界亘古不变的“丛林法则” 。
所谓运气 , 其实都是实力 。
《太上感应篇》有云:“福祸无门 , 惟人自召” 。
也就是说 , 人的命运不能指望虚无缥缈的运气 。
所凭所依 , 只有自己本身的努力 。
在机会来临前 , 每个人要做的就是打磨自身 。
共勉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人性潜规则:你的价值,决定着你在别人心里的位置
- 梦里的人,不会因为梦的荒诞,从而察觉是梦
- 人生的意义,就是接纳生活的所有,在生活中改变自己
- 厉害的人,都在培养自己这几种能力,希望你也有
- 女人,永远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
- 中国最有名的3座名山,你都去打卡了吗?有生之年建议都去一趟
- 这本去年感动到我的治愈绘本姊妹篇,讲我们都离不开的亲密关系
- 马斯克给年轻人的忠告:这3个,孩子越早知道越好
- 疫情肆虐,80后负债累累的你,还有勇气回家吗?
- 充满遗憾的人生,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