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筱雨菲|七八十年代农村野外坟地经常见到的“鬼火”,为什么现在看不到了?是已经消失了吗?我来告诉你( 二 )


一、传统的丧葬方式在发生改变 , 很多坟地也因为基建等原因搬迁 , 客观上破坏了磷火的形成基础 。 以前的农村 , 实行的都是土葬 , 人去世后直接被装进棺材 , 遗体会慢慢腐烂变质直至最后仅剩一堆白骨 , 而人体骨骼里的各种元素则会随着时间慢慢挥发出来 , 这是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完成的事情 , 地下平静的环境为磷火的形成提供了稳定的客观环境 。
但现在则不一样 , 随着火葬的逐步推进 , 很多农村地区也开始实行了火葬 。 人去世后被送进火葬场 , 经过火化炉的高温焚烧 , 最后仅剩一捧白灰和少数不易烧碎的骨头 。 形成磷火的各种元素经过高温的焚烧会遭到破坏 , 所以磷火就很少见了 。
同时 , 也因为我国基础建设的大力发展 , 为了减少占用耕地、房屋带来的损失 , 很多设施会选址在远离村庄、田地的野外 , 所以坟地被占用就经常会发生 。 如果坟地发生搬迁 , 地表的土被挖开后地底下的物质就会以很快的速度挥发掉 , 就会失去形成磷火的物质基础 。
二、生活条件的改善使得农村晚上也有路灯照明 , 光线充足的环境下磷火不容易被看到 。 以前的农村 , 因为发展落后一到了晚上到处就黑漆漆一片 , 所以亮光就显得格外明显 , 一眼就能被发现 。
但现在则不一样 , 国家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 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 家家户户都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 , 连村庄的道路也安装有太阳能路灯 。 到了晚上 , 室内灯火通明 , 室外也明亮如昼 , 对比之下 , 野外星星点点的磷火就很难被看到了 。
三、出行方式的改变也大大减少了看到磷火的几率 。 以前人们出门大多靠的是步行 , 条件好一些的会骑自行车或摩托车 , 但这些相对来说光线都很微弱 , 而且辐射的范围也很有限 , 所以对于远处的磷火还是能看得清的 。
现在人们的出行方式则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 私家车的数量越来越多 , 汽车的灯光在乡间的道路上显得格外刺眼 。 而且跟从前还有很大不同的地方在于 , 现在人们都坐在车内 , 空间是封闭的 , 所以看事物的视野也是受到限制的 。 人最多只能关注到车前方的事物 , 而不会像步行时那样东张西望 , 所以对于位置稍远的坟地就不会有更多的关注 , 看到磷火的机会当然就更少了 。
四、生活节奏、生活习惯变化导致农村的环境生态变化也是磷火越来越少见的一个因素 。 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比如我小的时候 , 村里的人都是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 青壮年白天在田里除草、施药 , 年龄大的人会背个背篓去田埂上割草回来喂猪、喂牛 , 所以那时很少见到荒草丛生的情景 , 视野上也更开阔 。
但现在农村的青壮年大都外出进城务工 , 家里留下来的都是老弱妇孺 , 猪牛羊等牲畜也都实行的是机械化、规模化的养殖 , 人工割草喂养越来越少了 , 荒废的田地也越来越多 , 间接导致了田野里的杂草越来越多 , 视野也没从前那么开阔 。 所以即便有磷火出现 , 也会因为杂草的遮挡看不到 , 感觉像是磷火没以前那么容易看见了 。
总结:其实“鬼火”就是书本上常说的磷火 , 以前是因为人们受教育水平低 , 对这种自然现象不能得出科学的解释 , 所以才会赋以它各种离奇古怪的猜想 。 而现在我们了解了磷火其实是人体骨骼中的磷化钙与氧气接触后产生的化学反应 , 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 。
之所以现在我们越来越难见到磷火 , 不仅因为丧葬方式的改变减少了磷火形成的物质基础 , 还跟人们的出行方式、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们的耕作方式也有很大关系 。 但归根结底 , 正是由于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 , 我们才能对这种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 也让老百姓对此现象不再恐惧和猜忌 。 科技的进步带来的是人们认知水平的提升 , 经济的发展也需要淘汰旧的事物 , 虽然磷火见到的越来越少了 , 但我们的生活水平、文化水平整体提升了起来 , 这就是时代进步的必然结果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