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宫俊说:“幸福就是|93岁老太无家可归,要求孙子赡养每月给370元,孙子:坚决不养( 二 )
文章图片
【李宫俊说:“幸福就是|93岁老太无家可归,要求孙子赡养每月给370元,孙子:坚决不养】3个孙子各有说法 , 听起来也有一些道理 , 老太太对此怎么看呢?
吴刘氏老太太虽然9旬高龄 , 但眼不花 , 耳不聋 , 身体还比较硬朗 。
她被小儿媳从家里赶了出来 , 在路边搭了一个简易棚 , 住在里面 , 小儿子会给她送点吃的 , 在老太太看来 , 自己4个儿女 , 2个女儿和小儿子都孝顺 , 只有大儿子不孝顺 , 所以她就起诉大儿子 , 要求大儿子赡养自己 。
调解员问老太太 , 有没有打过大儿媳?
她摇头否认:“没有的事 。 ”
3个孙子听了 , 气得站起来就出去 , 觉得奶奶到现在为止 , 依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 还是对自己母亲不友善 。
看到事情陷入僵局 , 大儿子提出让母亲去住养老院 , 费用由自己一个人出 。
老太太拒绝了 , 她想住在小儿子家 。
文章图片
大儿子又提出一个想法 , 自己出370元可以 , 但要设立一个公共账户 , 弟弟妹妹也每个月往里转370元 , 大家一起赡养母亲 。
老太太没有说话 , 很显然 , 她不在意别的孩子给不给钱 , 只希望大儿子能每个月拿钱赡养自己 。
在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虚假认同偏差” , 意思是我们在对待同一件事时 , 会因为主观意识而造成认知偏差 , 本质是一种自私狭隘的品质 , 但也是一种本能 。
比如吴老太太 , 她一直把小儿子当成自己需要偏爱的对象 , 不自觉也会更考虑小儿子的利益 , 并不是大儿子不好 , 但常年养成的习惯 , 她难以做到为大儿子考虑 , 而是直接跟小儿子一起 , 站在大儿子的对立面 。
文章图片
看起来她也很委屈 , 但如果从情感角度出发 , 大儿子更委屈 , 因为他追寻一生 , 都没能换来母亲的怜爱 。
03父母的格局 , 是晚年幸福的底气
看了吴老太太的经历 , 网友们也很感慨 , 感觉这样的老人太糊涂了 。
有人说:“老人有用的时候帮小儿子带孩子 , 老了又找大儿子了 , 太多这样的老人了 。 ”
有人说:“孙子没有赡养奶奶的义务吧 。 ”
也有人说:“老人疼爱哪个儿子 , 爱屋及乌 , 也会疼孙子 , 不喜欢的儿子 , 连孙子也不喜欢 。 ”
还有人说:“未经他人苦 , 莫劝他人善 。 对我母亲动手的人 , 我终生都不能原谅 。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是啊 , 一个人经历的创伤难以忘记 , 更何况 , 吴老太太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 并不认为自己有错呢 。
身为父母 , 对待几个儿女应该做到一视同仁 , 孩子小时候多照顾一下小儿子 , 也是正常的 , 但孩子们都长大了 , 还依然偏心 , 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
寒冬腊月你不在 , 来年开春你是谁?
但话回过来说 , 吴老太太的认知已经无法改变 , 如果纠结在过去 , 只会让一家人过得更痛苦 , 也在用他人的错误 , 惩罚自己 。
文章图片
经过调解 , 大儿子想通了 , 他答应每个月给370元赡养费 , 同时弟弟妹妹们也出同样多的钱 , 一起赡养母亲 。
老人以前的偏心 , 自己已经尝到苦果 , 也希望老太太能对大儿子和孙子多一点微笑 , 让他们能感受到自己的关心 , 人心都是相互 , 要想获得爱 , 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给予爱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林庆昆|《完美伴侣》“离婚了,我就没有家了!”林庆坤为何是这个反应?
- 致我们人生中,那些说散就散的人
- 阿富汗与不同国家商业体系
- 生活听语兮:大声说爱你,喜欢就大胆说出来
- 真正的友情,从不喧哗
- 深圳宝山技工学校│有些事,说出来,那都不是事!
- 怎么放下一个很爱的人,如果你还没放下,不妨也可以看看
- “抠门9年”攒下两套房,真正的人间清醒是这样吗?
- 换一种思维,换一种人生
- 小熊与白生文字中一样的句子:花自向阳开人终向前走,是巧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