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最大的修行,是渡得了“枕边人”( 二 )


孩子出生后 , 丈夫嫌弃小孩哭闹心烦 , 当起甩手掌柜 。 她每天要做家务 , 喂小孩 , 出了月子就开始马不停蹄地工作 。 由于生活压力太大 , 她还想继续深造 , 给自己增值 , 进而赚更多的钱 。 于是 , 她便向单位申请了公派出国的机会 , 希望丈夫能够照顾好孩子 , 哪曾想却得到了丈夫一句:“你搞这些花里胡哨的干嘛 , 现在的生活就挺好的呀 , 你走了我可照顾不了孩子 。 ”就这样 , 她不得不放弃机会 。
后来 ,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 , 生活开销越来越大 , 他们因为钱的事情天天吵架 。 每次回忆起这些 , 她都会说:“除了压箱底的那本证 , 婚姻里的我们存在巨大的求知差距 , 其实早已名存实亡 。 ”好的伴侣 , 是彼此人生的合伙人 , 他会和你一起升级打怪 , 不断为提升生活质量而努力 。 绝不是 , 一个向往美好 , 一个固步自封 。 婚姻中 , 一旦彼此求知欲不再对等 , 就像鱼儿一样 , 一个希望跃过龙门 , 一个却沉溺于水塘 , 关系注定难以维系 。
婚姻最大的修行,是渡得了“枕边人”
文章图片
婚姻最大的修行,是渡得了“枕边人”
文章图片
渡需求闺蜜夏玲讲过她的事 。 夏玲是个喜欢浪漫的女孩 , 有过2次婚姻 。 第一次婚姻 , 对方是一个很勤奋的男孩 。 但是两个人的需求差异 , 让这段婚姻出现危机 。 夏玲脆弱的时候 , 需要安慰;孤独的时候 , 希望有人陪 , 每当这个时候 , 对方总会说:“我知道 , 所以我在努力赚钱 , 有钱了就不会有这些情绪了 。 ”
就这样 , 两个人节奏不同 , 婚姻也走到了尽头 。 30岁这年 , 夏玲有了新的未婚夫 。 未婚夫知道 , 比起物质需求 , 夏玲更需要精神需求、情绪安慰 , 他随叫随到 , 会陪夏玲逛街 , 会在夏玲不开心的时候默默陪在身边……未婚夫辛苦工作 , 认真生活 , 愿意倾听夏玲的烦恼并且给予合理意见 。
夏玲曾这样评价:“他是一个能让我觉得安全 , 稳定的人 。 他是一个不会有任何花边新闻 , 甚至都懒得看别的女人一眼的人 。 他是一个周末会留在家里陪我 , 一起吃个饭 , 看书 , 刷刷房子种种花的人 。 ”每个人对婚姻的看法都不一样 , 期待和需求也就不一样 。 有人为了物质 , 有人为了感情 。
一个需要陪伴的人 , 并不能被物质安慰;一个需要物质的人 , 也不能被陪伴治愈 。 在亲密关系中 , 需求决定了彼此会因为什么走到一起 , 又会因为什么离开 。 婚姻中的两个人 , 唯有在需求价值上契合 , 你想要的我刚好能给 , 我想做的你也明白 , 双向奔赴 , 婚姻状态才能保持天长地久 。
婚姻最大的修行,是渡得了“枕边人”
文章图片
婚姻最大的修行,是渡得了“枕边人”
文章图片
渡规划还记得50岁的苏敏阿姨吗?对于苏敏来说 , 她从来对人生有着自己的想法 。 有了孩子后 , 苏敏计划出去工作 , 丈夫却劝她在家好好带娃;苏敏想要出去吃一顿丰盛的大餐 , 丈夫却要和她AA平摊 。
2019年 , 苏敏无聊上网时 , 看到了一个博主的自驾游攻略 , 羡慕不已 。 她开始上网查阅有关自驾游的攻略 , 如何改装自己的小车以便可以在车上吃饭睡觉、装置做饭的系统、保暖避风的顶棚、太阳能电源……当丈夫依旧守着原本的生活 , 沉湎于家长里短和柴米油盐时 , 苏敏已经收拾妥当 , 开着自己的小车 , 离开了自己的“舒适圈” , 踏上旅途 。
婚姻最大的修行,是渡得了“枕边人”】婚姻中 , 当一个人明确规划未来 , 并付诸实际行动 , 而另一人依旧原地踏步 , 安于现状 , 彼此之间的差距便会越来越大 。 就像跑道上同时起跑的两个人 , 一个目标明确 , 寻着规划的路稳步前行;另外一个 , 则漫无目的 , 结果只会渐行渐远 。 唯有彼此的规划相同 , 才能在未来的生活中携手同行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