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交往中,如何达到一个最舒服的状态?


|人与人交往中,如何达到一个最舒服的状态?
本文图片
01
对于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 , 我一直有着巨大的困惑 。
在职场上 , 我害怕跟领导沟通 , 不懂得拒绝别人 , 不敢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 , 心里有想法也不会说出来 , 我害怕他们对我会有看法 。
就算有不懂的问题 , 因为害怕被责怪 , 被质疑 , 一开始总是会隐瞒 , 往往到最后才发现捅了大篓子 , 所以 , 我一直都是最吃亏的那个 。
我常常问自己 , 这到底是怎么了 , 为什么我会这么害怕 。
直到那天 , 我和一个人的一次对话 , 让我搞清楚了 , 究竟是怎么回事 。
02
那个人就是胡慎之 , 研究关系心理学超过20年 , 大家都称他为“最懂关系的心理学家 。 ”
采访的那天 , 面对我提出的关于“害怕领导”的问题 。
他问我:你的父母对你严格吗 , 你害怕他们吗?我点头 。
所谓的紧张、恐惧 , 更多的是来自幼年时创伤性的体验被激发了 。
就像你小时候 , 父母严厉要求你 , 打你 , 骂你 , 你对家里的父母 , 是害怕的 , 因为那个权威没有好好的对待过你 , 这种潜意识的恐惧 , 很容易投射到其他人的身上 。
即使老板本身是个和蔼可亲的人 , 但在你的潜意识里 , 你已经自动将他等同于权威 。 你会下意识地害怕、抗拒及逃避跟他的接触 。
那一瞬间 , 我被击中了 , 所有回忆突然涌上来 。
|人与人交往中,如何达到一个最舒服的状态?
本文图片
我追问老师 , 意识到了问题 , 如何才能做到不再害怕跟领导沟通 , 他说:
记住 , 你是在跟脑海里的那个人发生关系 , 而不是你面前的那个人 。
这句看似没什么所谓“技巧”的话 , 却在三天后的某个瞬间发挥了作用 。
30多人的会议室 , 当老板问有没有人有更好的想法时候 , 我的脑海里突然蹦出了这一句话 。 那一刻 , 我鬼使神差地举起了手 。
让我没想到的是 , 老板听完我的陈述 , 表示出很高的赞赏 。
03
如何用内在关系模式
构建舒服、自在的关系?
现代客体关系心理学认为 , 我们所有的人际关系 , 本质上是由我们的内在关系模式决定的 。
这里的内在关系模式 , 指的是小时候和重要亲人互动 , 内化到你的潜意识里 , 所形成的一种对待关系的模式 。
也就是说 , 你的父母或其他养育者 , 从小对待你的方式会让你不断重复 , 复制相同的关系模式 , 变成你对待伴侣、同事、孩子的方式 。
人与人的相处中 , 因为幼年经验的不同 , 在关系中的模式是不太同的 , 因此 , 对应着各自潜意识的不同的反应 。
|人与人交往中,如何达到一个最舒服的状态?
本文图片
有一个来访者向胡慎之咨询情感问题 。
妻子总是抱怨丈夫每次喝醉酒后 , 就打电话给她 , 让她接回家 。
每一次她都会接他回来 , 接回来了后又很愤怒 , 但是事后又很后悔 , 觉得愧疚 , 又无奈地把丈夫抱到床上照顾她 。
久而久之 , 他们经常为此发生争吵 , 甚至闹到要离婚的地步 。
胡慎之告诉我 , 妻子的内在关系模式 , 其实是袋鼠型的 。
袋鼠型的人 , 关系中承担着“照顾者”的角色 。 他们习惯通过照顾别人 , 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感 , 感受到自己被需要 。
因为喜欢照顾别人 , 在关系中袋鼠型的人最容易弱化别人 , 他会投射一种很弱的形象给别人 , 传达出“你需要我的保护” 。
假如你的伴侣是没有安全感的袋鼠人 , 他需要的是一个被照顾、被依赖的对象 , 但当他付出的时候 , 她最需要的是别人的肯定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