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夕亭|“女儿,你三十岁了,就算男方没房子,你也必须嫁”“要嫁你嫁”( 二 )
我妈无言以对 , 但好像又觉得不说点什么挽不回面子 , 于是就小声说了句:“那也不能一辈子不结婚啊!”虽然她示弱的样子让我很心疼 , 但我不能心软 , 我必须狠得下心 , 沉得住气 , 从我这一代开始改变 , 我会尽力打好基础 , 等到时机成熟再结婚生子 。 』
02
按理说 , 父母应该是最了解孩子的人 , 但现实却是 , 很多父母对孩子并不了解 。 尤其牵扯到结婚的问题时 , 对子女来说 , 父母不是“谓我心忧”
但是 , 我们不能盲目责怪父母不了解自己 , 因为他们大半辈子养成的观念根深蒂固 , 跟子女从小到大养成的观念存在差异 , 具体到类似婚姻的问题时 , 就会产生激烈的碰撞 。
比如前面那个女人的母亲 , 一开始也不了解她 , 所以才会说无论如何必须嫁 。 而从她听了女儿的话之后小声嘀咕的状态来看 , 她开始试着了解女儿了 , 但是却还不敢直接放下自己的观念 。
有的子女会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妥协 , 一看到父母为自己的婚事为难就开始心软 。 但这种孝心值得商榷 , 因为容易出现那个女人分析到的问题:婚姻的起点太低的话 , 自己婚后的日子过不好还是次要的 , 关键问题是给不了孩子相对优质的生活 。
我听很多人说过这种问题 , 基本上都是类似的想法:“我这一路走来有多苦 , 我自己心里有数 , 如果我不能给孩子创造好的条件 , 我宁愿不生孩子 , 因为我实在不想让孩子重走一遍我走过的路 , 一想到孩子会因为我的无能而活得辛苦 , 我就于心不忍 。 ”
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 , 倒不是说我们就该因此不婚 , 而是不能忽略这种问题 , 如果要结婚的话 , 要提前做准备 , 打好基础 , 把不幸的可能性尽量降低 。
03
前面那个女人分析的那些问题 , 以及她最后做出的决定 , 是在未雨绸缪 , 是在为以后的生活做铺垫 , 是在尽力降低不幸的可能性 , 我觉得挺好的 。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马蝇效应” , 讲的是“把压力转化为动力”的问题:再懒惰的马 , 被马蝇叮咬的时候 , 也会抖擞精神奔跑 。
当然 , 只是知道马蝇效应并不能起到效果 , 压力也不会无缘无故转化为动力 , 想让这种效应在自己身上起效 , 需要我们去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 主动接受外在的压力 , 将其转化为动力 , 进而激发自身的潜力 。
那个女人的做法就很符合这个道理 , 她所分析的那些问题 , 对她来说都是压力 。 如果她向压力妥协了 , 让婚姻从一个很低的起点开始 , 她以后的生活会很难过 。 好在她没有妥协 , 找到了问题的突破口 , 决定从改变自身开始 , 要求自己沉得住气 , 狠得下心 , 如此一来 , 她自身的起点会提高 , 之后也会因为实力增强而具备挑三拣四的资格 , 从而可以让婚姻从一个很高的起点开始 , 以后的生活自然会很轻松 。
其他人循着她的这种思路 , 也不难找到适合自己的突破口 , 有了方向以后 , 确定了具体要做的事情以后 , 也跟她一样沉得住气 , 狠得下心 , 肯定也会越过越轻松 , 希望你懂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林庆昆|《完美伴侣》“离婚了,我就没有家了!”林庆坤为何是这个反应?
- 逆向思维:赚钱就是你要学有用的东西,不要学有道理的东西
- 越是没本事的人,越喜欢炫耀这三样东西
- 真正的友情,从不喧哗
- 怎么放下一个很爱的人,如果你还没放下,不妨也可以看看
- “抠门9年”攒下两套房,真正的人间清醒是这样吗?
- 小熊与白生文字中一样的句子:花自向阳开人终向前走,是巧合吗?
- 爱上你 如何让女人爱上你?这个“稀缺能力”,普通男人要学会
- 备胎 “我有备胎,等玩够再嫁也不迟”女人自信过头,想嫁才知已成笑话
- 渣男 《2022年渣男语录合集》:“既不成全你,也不放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