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分手后要不要互删联系方式?( 二 )


在愤怒阶段 , 个人会艰难地意识到 , 粉饰太平可能并不奏效 , 分手确实发生了 。 这种伤害容易激起自身的防御 , 用愤怒来充能去面对残酷的真相 。 “你凭什么跟我分手?”各种听到看到想到的刺激都可能引起应激反应 。 向内或向外的各种言语或行为的攻击 , 都可能发生在这一阶段 。
在妥协阶段 , 个人发现愤怒攻击并不能逼对方回心转意 , 转而“曲线救国” 。 也可能会被无休止的“如果……就……”的悔恨吞噬 , 在虚妄的期待下不断卑微退让甚至奉献牺牲 , 去换取不分手的结果 。 “这种假性的建设性很容易让人迷惑和心软 , 导致‘复合’的现象 。 但因为此时的妥协常常只聚焦不分手的结果 , 不管分手的原因 。 因此 , 就算会复合 , 也仍会因为之前分手的原因而最终再次分手 。 ”
在抑郁阶段 , 个人终于意识到分手真实地发生 , 曾经的亲密不复重来 , 对方永远地离开了自己的生活 。 这时自己可能会痛苦、低落、麻木 , 甚至绝望 。 “但唯有这种 , 我们才能启动深入的思考 , 思考‘怎么了?为什么?怎么办?’等议题 , 破釜沉舟 , 绝处逢生 , 最终引发改变 , 迎来最后一个阶段 。 ”
在接受阶段 , 个人最终接受了分手的事实 , 承认自己无能为力 , 但也意识到这只是个体生命历程的一个插曲 , 并允许自己带着伤痛和经验继续前行 , 并在前行中继续完成整合和疗愈 。
二是陌生期 。 陈娟表示 , 恋爱时 , 亲密关系往往会占据自我很大的空间 。 当个体完成哀伤的五个阶段 , 最终接受分手的事实而完成分离时 , 这些空间会形成一个巨大的空洞 , 需要有新的东西填充进去 。
“这时我们回头重新看向自我 , 往往有恍若隔世的感觉 。 ”她认为 , 当个体能再次将精力放到自我的学业、事业、兴趣爱好、亲情友情等方面时 , 就可以渐渐拓展出新的没有“前任”的生活模式 , 并熟悉它 。 “那么 , 我也就选择发展出了新的自我 , 成为了带着旧有痕迹的全新的个体 。 这时再面对前任 , 也就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了 。 对方的一切也许会有唏嘘 , 却再也经不起内心的波澜 。 ”
三是重建期 。 陈娟说 , 当对亲密断裂的哀悼已经完成 , 当那些修复、安顿和重启已经整合 , 个人会进入重建期的选择 。 这种选择基于怎样更有利于生活继续的权衡 。 如果分手的双方再无瓜葛 , 彼此确无联系的必要 , 那么这时保持距离甚至“老死不相往来” , 对各方面来说都更加体面 。
“但如果除了情侣的关系之外 , 还需要维持其他的关系 , 那么这时就需要从分离中重建发展出一个新的故事 。 ”她举例说 , 如由同学发展起来的情侣 , 分手后可能要回到同学的关系中 , 探索出一个对彼此都合适的相处方式;再例如离婚育有子女的二人 , 虽然不再是夫妻 , 但仍然可以是子女最好的父母 , 探索出未来如何更好的养育子女的合作模式 。 (应受访者要求 , 文中王薇、董永、沈梦琛为化名)
来源:青小小(ID:zqwqxx)采访人员 李华锡
责编:蒋宇骏
审核:王龙龙
复核:王岑予
【分手|分手后要不要互删联系方式?】留言爆料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