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限的重要性即在此番关系里:我们之所以要树立“界限意识” , 是为了确立处理与他人关系的一项准则 , 那就是“以自我为主” 。 形成界限意识的过程 , 就是强调自我的过程 。 我们既然是重要的 , 我们的需求也理应被重视 。
我们需要“界限”
界限不是根据对错和道理决定的 , 别人不能对我们的界限进行指摘和不满 , 因为它完全出于我们自己的需要 。
因此 , 有了界限意识 , 有些问题将不足以成为问题 。 比如《奇葩说》曾经讨论过一个辩题:伴侣应不应该看对方手机 。 如果认同两个人有各自的界限 , 当你觉得可以看 , 而对方觉得不可以时 , 你会尊重对方的界限 。
本文图片
我们对界限并不陌生 。 每个人都有设立界限的能力 , 也切实设立过 。 小时候跟家里说不准翻开自己日记是保护隐私的界限 , 跟朋友说不准随便借自己的橡皮和卷笔刀是保护物质的界限 。 过去通常将其称为“规矩” , 规矩其实就是界限的一种 。
我们也熟知界限被打破的情形 。 譬如唠叨的母亲这一形象 , 常出现在影视作品和小学生作文里 。 人们在指责母亲过于唠叨时 , 并没有意识到 , 她的唠叨是由于家庭成员经常打破她的界限而积累出的情绪 。
界限是人跟人之间必然存在的 , 大多数时候 , 它隐匿在人际关系中 , 甚至被我们主动忽略 。 塔瓦布指出 , 在许多文化里 , 自我牺牲被教育成美德 , 人们从小就被要求学会取悦他人 , 要听大人的话 , 一方面 , 确实是因为未成年需要大人的监督 , 但有时 , 这种监管变得过度 , 形成了越界 , 比如以了解孩子的理由强行翻看日记 。
孩子一旦生活在频繁越界和牺牲教育中 , 其自我主张被经常性忽略 , 界限意识也就无从谈起 。
我们在成长过程中 , 内心住进了一个胆怯的小孩 , 害怕如果不牺牲自己的需求 , 不满足他人的期望 , 就会被批判和孤立 。 许多人不愿意和别人建立界限 , 觉得一旦设定界限就会影响和他人的关系 。
但塔瓦布认为 , 因为界限的设立而带来的负面后果 , 不是界限造成的 , 而是关系本来就不健康 。 当你已经在人际关系里感受到负担和痛苦 , 那些需要硬着头皮进行的沟通 , 往往才是挽救一段关系的关键 。
长期来看 , 真正在乎你的人 , 会尊重你的需求 。
仍旧回到综艺 , 六个人在蘑菇屋夜谈时 , 当众人感觉到王栎鑫情绪非常不好 。 陆虎试图引导他释放情绪、苏醒让他可以讲也可以不讲、陈楚生立刻放下吉他倾听、王铮亮则直接替欲说还休的王栎鑫表达了出来 。
本文图片
尊重、倾听、不强迫 , 朋友之间呈现出的舒适状态 , 正是由于界限意识若隐若现发挥着作用 。
设定界限 , 不等于简单说“不”
人际关系亮红灯时 , 界限急需设立 。 塔瓦布列举了几种亮红灯的情形:
对人际关系感到不堪重负;
习惯付出而忽略自我;
常常抱怨生活;
以及想要逃避某些关系
……
当我们已经察觉出不适 , 就需要改变意识 , 付出行动 。
形成“以我为主”的界限 , 首先要认识到 , 纵容他人越界的 , 往往是我们自己 。 也许你会质疑 , 这难道不是受害者有罪论吗?事实上 , 关于界限的讨论有一个前提 , 它限定在可控的人际交往上 , 而不包括不可控的情形 , 比如强奸、家暴等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一档9.7分综艺的完结,一条被忽略的人际界限
- 姚政|《快乐再出发》:9.7分完美收官,苏醒姚政陆虎再现当年名场面
- 看过一档有关于唱歌类的综艺节目的时候 我们一生不是为了满足所有人,而是为了找到同频共振的那一部分人
- 看过一档有关于唱歌类的综艺节目的时候 身处逆境之中,只要心怀希望,就会有逆风翻盘、向阳而生的力量
- 我们每个人虽然是独立的个体 亲戚之间,不论多亲,都要有界限感
- 周国平曾说:“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后界限 三观不合的人无需跟他费口舌,那无异于是对牛弹琴
- 就是因为她心硬 女人的心开始“变硬”,说白了就是在跟你划清界限
- 涂磊曾经在一档情感节目中说过:“很多人活了半辈子 相信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会有一些属于自己的小秘密
- 坦荡释然 自我反省、主动改变,才能突破自我界限,遇见更好的自己
- 今年五一档上新了一部电影 恋爱本身就是一个依恋的过程,而异地恋打破了这种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