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无界限的爱|清朝名将刘长佑曾提出一项“灭日计划”,为什么没被采纳?( 二 )


变化二:日本开始奉行积极的对外扩张战略
日本人由于地理环境和人口的问题 , 天然有一种向外扩张和侵略的思想 。 实力不够的时候他们在积聚实力 , 当他们认为实力达到以后必然会举起侵略大旗的 。 早在明朝的时候 , 日本就打起了对外扩张的算盘 , 只不过失败了而已 。
日本经历了明治维新以后国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 外加上军国主义的思想复苏 。 于是乎 , 日本毅然决然的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
1879年的时候 , 也就是甲午海战爆发前的16年 , 日本毅然决然的侵吞了琉球 。 大家不要忘了 , 琉球在历史上一直是我们的势力范围 , 由此可见 , 日本人侵略的獠牙已经完全暴露了出来 。
日本的狼子野心已经暴露无遗 , 此时的刘长佑正式向晚清朝廷上书一份奏折 , 主要内容就是:趁着日本还没有完全的强大起来 , 先将日本扼杀在摇篮之中 , 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先发制人 。
刘长佑不是心血来潮提出的建议 , 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看法以及具有可操作性的攻略的 。 刘长佑认为:日本侵吞了琉球之后绝不会止步于此的 , 他们的下一个目标是朝鲜 , 最后就是吞并东北乃至整个中国 。
现在回望历史来看的话 , 日本人正如刘长佑所预计的那样:先吞并琉球、然后是朝鲜、最后是东北 , 进而是整个中国 。
不过日本人最后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 二战差点让其亡了国 。 但是刘长佑能在几十年前就看出日本的狼子野心 , 可谓是一代战略家了 。
其实此时日本的实力还没有甲午海战的时候那么强大 , 当年我们在甲午海战前用军舰访问日本的时候 , 还造成了日本极大的恐慌 。 后来的明治天皇为了打败大清水师 , 不得不集合全国之力来购买先进的军舰 。
刘长佑的作战计划可谓是不错的 , 如果单单从军事角度出发的话 , 当年我们还是可以和日本一决雌雄的 。 不过这份计划被慈禧老佛爷无情的否定了 , 13年后也就是1895年 , 我们在甲午海战中惨败给了日本 , 一切都早也注定了……
刘长佑这份看似完美的灭亡日本的计划 , 为什么会被晚清和慈禧无情的否决了呢?
我们来深入的分析一下:为什么慈禧会否决这份灭亡日本的计划呢?

原因一:日本在晚清和慈禧眼里不值一提
当时在慈禧的眼里日本依然是弹丸小国而已 。 历史上虽然日本曾经也进犯过我们 , 但是都已失败告终了 。 大部分时间里 , 我们是日本的师傅 , 日本是学习和仰望我们的 。
慈禧认为:日本当时也被列强侵略了 , 而且也签订了不平等的条约 , 所以根本不可能对我们形成真正的威胁的 。 在慈禧眼里 , 日本地域狭小、物资匮乏、人口也不多 , 哪里是大清朝的对手 。
慈禧觉得打不过洋人那是因为洋人实在是厉害得很 , 可是打日本简直如砍瓜切菜一般容易 。 其实这在甲午战败的时候也暴露出来了 , 当时战败的消息传来的时候 , 不光是慈禧整个大清朝都不能接受败给日本的现实 。
我想说 , 晚清的愚昧、晚清的盲目自信、晚清的闭眼瞎自嗨最终害了自己、也害了整个民族 。
原因二:慈禧觉得当时的大清朝根本没有多余的钱来打这样一场战争
慈禧这么认为是有一定道理的 , 但是又是没啥道理的 。 如果说有道理的话那就是大清朝确实没有什么钱 。
例如:两次鸦片战争不光军费要钱 , 赔款也要钱;
搞定太平天国运动前前后后十几年 , 花了无数的银子 , 而且东南最富庶的地方还被太平军狠狠地折腾了一番 。
当时清朝还在和法国打仗 , 左宗棠收复边疆也要花军费等等 。 从这个角度来看的话 , 大清朝确实没什么多余的银子了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