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小冬|杜月笙痴爱孟小冬30年,62岁与她结婚,临死前遗言让她泪崩( 三 )
离婚后,孟小冬一下没有经济来源,生活都成问题 。
本来孟小冬请来律师团队,为自己争取离婚应得的财产,但因为梅兰芳的经济有专人打理,所以一直进展不顺利 。
没想到,旷日持久的扯皮官司,被杜月笙一个电话解决了 。
梅兰芳一来对孟小冬心怀愧疚,二来考虑杜月笙是青帮老大,一旦惹了他,便是无尽的麻烦 。所以接到杜月笙电话后,立即答应给孟小冬4万元抚养费 。
这时杜月笙不紧不慢地说:“4万不是小数目,这样,这笔钱先由我垫付,日后你再给我也一样 。”
文章图片
梅兰芳哪敢欠杜月笙的钱,很快便筹够钱还了他 。
有了这笔钱,孟小冬的生活得到保障,她便也能安心在北京学戏,继续深造 。
要说心心念念喜欢了孟小冬十几年,这下有机会达成心愿了,杜月笙却并不趁虚而入,只是隔三茬五收集些孟小冬喜欢的古玩字画,让人千里迢迢带给孟小冬 。
这里礼物中,有一个物件含义颇深,那是一个戴盖子的插梅花瓶,意思是对孟小冬说,没有了“梅”,他这个“盖子”,配你这个“美人瓶”,合适吗?
从这些点点滴滴,足见杜月笙对孟小冬用情之深 。
人和人之间,有一种很奇怪的气场,你能感知对方是真心喜欢你,还是带着目的接近你 。
文章图片
杜月笙对孟小冬的真诚、真心,孟小冬显然是感觉到了 。她不再像十几年前那样排斥杜月笙,而是对他的高情商,以及成熟有担当的处世风格有了欣赏的意味 。
渐渐地,孟小冬从离婚后的愤恨中走了出来,她对杜月笙的百般呵护、照顾,从心存感激,变成了依赖、爱慕 。
几年后,他们水到渠成地走到了一起 。
不过,这次孟小冬并没有向杜月笙要名份,而是始终保持自由身,留在北京四处拜师学艺,完善自己,随着喝功日趋完美,“冬皇”的地位就此奠定 。
1947年8月,杜月笙借60岁生日之际,自己出资办了十天的堂会义演,所有款项用来救济两广、四川等地的水灾 。
文章图片
这次义演几乎请到了全国的名家,梅兰芳和孟小冬自然也在列 。为避免两人同台尴尬,杜月笙特地将两人演出排期错开 。
孟小冬跟杜月笙几年,从未被限制上台演出,杜月笙反而全力支持她拜师学艺,精进技艺 。
而全国义演,名家大家汇集,全国瞩目,也是个露脸的机会 。作为主办人的杜月笙,也并没有因为梅兰芳跟孟小冬的过往,限制孟小冬登台 。
从这些,足以看出杜月笙对孟小冬是真爱 。
4
1949年,杜月笙见大势已去,急匆匆安顿家人一起迁往香港 。
走之前,他不惜包下一架飞机,专程去北京把孟小冬接到上海 。
举家搬至香港时,杜月笙还想出国居住,给孟小冬办护照时,便出现了开头那幕 。
文章图片
杜月笙拖着病体,和孟小冬风风光光办了婚礼,明确了她的家庭地位和名份 。
从另一层面上说,杜月笙也给了孟小冬一个安稳的退路,假如他身体不测,有了名份后,孟小冬便可以名正言顺分到遗产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梅兰芳 梅兰芳夫人福芝芳:挤走原配,击退孟小冬,她凭啥成了最后赢家?
- 孟小冬 一代名伶孟小冬:两次婚姻皆是妾,一生无儿无女,晚年拒绝回大陆
- 同样是借钱,余欢水因此陷入人生低谷,而杜月笙走出了人生困境
- 宋艳|师胜杰病逝3年多了,遗孀宋艳的痴爱让人泪目
- 可以说我们这个社会上大多数人都抽烟喝酒的 不抽烟、不喝酒的人,也有不好的一面,被杜月笙的名言道破!
- 杜月笙|2001年,杜月笙女儿重游杜公馆后感慨:只有我回家,他们都走了
- 梅兰芳|梅兰芳二妻福芝芳:熬死原配,逼走孟小冬,却说自己只是一棵小草
- 杜月笙 杜月笙5位夫人结局大不同,原配幽禁,两位客死他乡,仅一位善终
- 孟小冬 梅兰芳二妻福芝芳:为丈夫放弃演戏生涯,击败孟小冬成为最后赢家
- 孟小冬 一个男人,经常给你这3种“感觉”,就别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