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谁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是何意?容错是心胸,改错是智慧

文|颜小二述哲文
“人谁无过 , 过而能改 , 善莫大焉”这句话的意思是 , 人都有可能犯错 , 但是如果犯错了可以改正 , 就是一件大好事 。 这句话出自《左传》 , 背后还有一段知错不改 , 导致自食其果的故事 。 无论是这句话本身 , 还是话背后的故事 , 大抵是老祖宗在向我们传达:犯错不可怕 , 可怕的是知错不改 , 许多时候 , 容错需要心胸 , 而改错则是智慧 。
人谁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是何意?容错是心胸,改错是智慧
文章图片
1、“知错能改”背后的故事
为了让“人谁无过 , 过而能改 , 善莫大焉”这句话的内涵更饱满些 , 我们来看看背后的故事 。
据记载 , 在春秋时期 , 晋灵公虽身居高位 , 但是德不配位 , 他脾气不好 , 性格残忍 , 喜欢滥杀无辜 。 除了脾性不好之外 , 作为君主 , 他宠幸佞臣 , 生活奢侈 , 以重税压榨民众 , 以至百姓苦不堪言 。
人谁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是何意?容错是心胸,改错是智慧
文章图片
在晋灵公的无道统治下 , 危险渐渐萌芽 , 局势也颇为动荡 。 为了避免出现政变 , 晋灵公手下两位说得上话的大臣 , 即赵盾和士季冒死劝谏 , 希望晋灵公收敛一下自己的脾性 , 明白自己的过错 。
当时 , 为了劝谏晋灵公 , 士季就说了一句非常经典的话 , 即“人谁无过?过而能改 , 善莫大焉 。 ”但是晋灵公根本就听不进去 , 更要命的是 , 他不仅不听 , 还派人暗杀赵盾 。
晋灵公这种不认错的态度引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 , 同时他的残暴已经伤透了民众的心 。
人谁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是何意?容错是心胸,改错是智慧
文章图片
人谁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是何意?容错是心胸,改错是智慧】于是 , 人们集结起来开始反抗他的暴政 , 最后 , 晋灵公死在了赵穿的刀下 。
故事中 , 晋灵公身份尊贵 , 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 , 与普通人比起来 , 算是“天之骄子”了 。 同时 , 人的脾性有急躁的 , 有温和的 , 他显然属于前者 , 性格特质本称不上善恶 , 但是他不仅没有意识到暴躁和贪婪是一种需要改正的坏习惯 , 还恣意妄为 , 我行我素 , 一错再错 , 最后自掘坟墓 , 让自己在“恶”的路上一去不复返 。
如果晋灵公能够改正自己的错误 , 担起他尊贵身份背后的责任 , 或许他的结局就不一样了 。
2、为何知错能改 , 就属“善莫大焉”?老祖宗逻辑里有“大智慧”
一直以来 , 我们都在尽力规避犯错 , 希望事事圆满顺利 , 于此 , 我们十分避讳“错误” 。 同时 , 比起圆满 , 我们亦更倾向于别人能“不犯错”是最好的 。
但是 , “人非圣贤 , 孰能无过” , 这句话绝对不是人们纵容自己错误的借口 , 而是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 。 我们一路成长 , 都是跌跌撞撞从不断试错中过来的 。
人谁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是何意?容错是心胸,改错是智慧
文章图片
犯了错误 , 就意味着我们给自己埋下了一个名为“后悔”的陷阱 。 如果我们一路前行 , 一直我行我素 , 无视自己一路走来给自己挖的“坑” , “掉坑里”只是时间原因 。
有时候 , 我们因为自己缺乏人生经验 , 阅历不足 , 难以发现自己的错误 , 经过历练或者旁人点拨 , 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并改正 , 当我们发现并改正的那一刻 , 便是“成长” 。 所谓成熟 , 在颜小二看来 , 就是这种“成长”的叠加 。 这也是“知错能改 , 善莫大焉”里面的逻辑 , 蕴含着智慧“克服自己短视 , 放眼未来”的大智慧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