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五十岁的时候 , 出去打工 , 没有年龄上的优势了 。 通过朋友互相帮助 , 继续在工厂里混到退休 , 是一条不错的路 。
朋友混得风生水起的时候 , 你大概也能从其中分到一杯羹 。
既然我们不是猛兽 , 那就学会做蝼蚁 , 靠团队的力量 , 推动自己 , 互相成就 。
本文图片
03
第三条路:“格局”不断扩大 , 从帮人打工到请人打工 。
刘润老师说过一句话:“既要有微观的操盘手能力 , 也要宏观的上帝视角 。 ”
不想做老板的员工 , 不是好员工 。 这样的思维 , 很多人都有 。 但是想过之后 , 有没有行动呢?就另当别论了 。
同龄人很富有 , 你不要仇富 , 而是要看他们走过的路 , 敢于跳出“一辈子打工的命运” 。
《余杭晨报》采访过一位姓戴的70后女士 。 她在外打工五年 , 然后想尽办法创业 , 选择了在乔司街道的服装行业 。
依托网络带货、现场展示等方式 , 赚到了更多的钱 。 她表示 , 利用打工时积累的人脉、原材料渠道等 , 为自己增加了底气 。
虽然70后的人读书不多 , 也没有很多的积蓄 , 只要敢于拼搏 , 总有机会翻身 。 人生的阅历 , 本身就是一种财富 , 关键看你敢不敢用 。
投资兴业 , 不仅仅是金钱的投入 , 还应该是情感、经验、智慧、理想等方面的投入 。
扪心自问 , 五十岁之前 , 你为自己做过什么投资?如果一样都没有 , 就别谈致富了 , 只能继续打工 。 如果多次投资 , 总有一次机会 , 让你翻身 。
本文图片
04
有一个运动员 , 前面有很多的栏杆 。
随着栏杆的增高 , 他越来越努力 , 运动的成绩也更好了 。
这就是跨栏定律——一个人的成就大小往往取决于他所遇到的困难的程度 。
把定律引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 就会发现很励志的意义:失去视力的人 , 听觉、触觉、嗅觉都要比一般人灵敏;失去双臂的人的平衡感更强 , 双脚更灵巧;失去依靠的人 , 学会了独自奔跑 。
70后的你我 , 背井离乡 , 吃过的苦 , 就是跨过的栏杆 。
能够致富的人 , 就是吃过大苦的人 。
作者:布衣粗食 。
关注我的文字 , 走进你的心灵 。
【打工者|年过五十的70后会发现,靠打工致富的人,走了以下三条路】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五十岁之后,多去以下几种人家里串门,会有回报
- 父母|五十岁之后,多去以下几种人家里串门,会有回报
- 江德福|五十之后才明白,人生的成功不是有钱,而是有一个像样的家
- 五十之后才明白,人生的成功不是有钱,而是有一个像样的家
- 年过六十,就别再逞强了
- 婚姻|人到五十,别再“显摆”一些东西
- 高高|人过五十,对这些人“自私冷漠”一点,为老年的安稳铺路
- 李康|人过五十要学会“隐忍”了,在这些事上低调,是你最大的成熟
- 黄昏恋|五十岁以后,不要轻易迈入“黄昏恋”,原因有三
- 五十岁以后,不要轻易迈入“黄昏恋”,原因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