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那年 , 孩子对编程产生兴趣 。
当时互联网刚刚兴起 , 爱德华也不甚了解 , 但仍陪着一起捣鼓 。
在爱德华的教育理念里 , 陪孩子成长 , 是再为重要不过的事 。
后来孩子考上了哈佛大学 , 创建了大名鼎鼎的社交网络Facebook 。
这个孩子就是马克·扎克伯格 。
孩子就像一张白纸 , 纸上写下什么 , 取决于父母 。
那些用心相处的日子 , 一笔笔刻画出了孩子的未来 。
每个孩子都有成为人才的潜质 , 是父母日常的不同陪伴 , 赋予了孩子不一样的人生 。
本文图片
03
以规矩投资家风
《百家姓》中 , “钱”姓排在第二位 。
自五代十国以来 , 钱氏家族被誉为“千年名门望族 , 两浙第一世家” 。
而这都来源于钱镠所创立的《钱氏家训》 。
当时 , 钱家治理吴越 , 功绩显著 , 唐僖宗钦赐钱镠一块“金书铁券” , 他本人可免死九次 , 子孙可免死三次 。
别人得到免死金牌 , 必然是喜出望外 , 但他却担忧得难以入睡 。
因为自汉朝以来 , 得到铁券的家族 , 往往会恃宠而骄 , 最后走向家败人亡 。
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 , 钱镠认为“欲造优美之家庭 , 须立良好之规则” , 所以他创立了《钱氏家训》 , 在修身、治家、为学、处世等方面立下准则 。
每一个子弟从小都要诵读《钱氏家训》 , 也正因如此 , 吴越钱氏得以人才辈出 。
清朝乾隆帝感佩其家族教子有道 , 故御赐一方匾额——清芬世守 。
人在世间 , 立身处世当有法度 。
人失了分寸会陷入困境 , 家没了规矩会走向衰败 。
正如作家刘墉所说:“你不舍得给孩子立规矩 , 就会有人给孩子长教训 。 ”
为了让孩子学会独立和尊重 , 他在家里定下各种章程 。
比如约束孩子严格按照作息表来执行 , 比如不能有野蛮粗俗的言行……
后来 , 刘轩在考上哈佛大学的那一年 , 明白了父亲的用心良苦:
这二十一年来 , 我讨厌你的管束;但二十一年后 , 我却由衷地感谢你 。
规矩不立 , 门风不正 , 再兴旺的家庭也会颓败 。
蔡元培在《中国人的修养》里写道 , 家庭者 , 人生最初之学校也 。
良好的家风 , 胜过千万名校 。
本文图片
04
以人品投资运势
古人有言:“道德传家 , 十代以上 。 ”
家庭长续的根基 , 往往在于好人品 。
宋朝范仲淹曾亲自撰写《教子家书》 , 希望子孙后代与人为善 。
有一次 , 范仲淹让次子范纯仁运送麦子 。
在路上 , 范纯仁碰见熟人石曼卿 , 得知他逢亲之丧 , 无钱运柩返乡 , 便将一船的麦子全部送给了他 。
范纯仁回到家中 , 没敢提及此事 。
范仲淹问他路上经历 , 范纯仁回答说:
“碰到了石曼卿 , 他因亲人丧事 , 没钱运柩回乡 。 ”
范仲淹立刻说道:“你为什么不把船上的麦子全部送给他呢?”
范纯仁回答说:“我已经送给他了 。 ”
范仲淹听后非常高兴 。
因为范仲淹要求家人正心修身、积德行善 , 从宋朝到清末 , 整整八百年的时间里 , 范家兴旺不衰 。
一个家族的辉煌 , 少不了品德的润养 。
贝聿铭的叔祖父贝润生早先留下的家训被贝家人代代谨记:
“以产遗子孙 , 不如以德遗子孙 。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本文转自:钱江晚报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詹程开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发起给十年后的自己种一颗...|“不用为儿女在相亲市场奔波找对象!”杭州小店老板
- 读书丨项逸:回望乡土,回眸父性——读杨不寒《我的江边记忆或曰弹断琴弦》《祭父文稿》
- 安泰摆的谢恩宴,竟成了江德福的“鸿门宴”,各人有各人的小九九
- 推荐家长与师生阅读2159:致孩子:学校也是江湖,人生没有退路!(值得再读)
- 如今的起点玄幻畅销榜 力压天蚕土豆,超越爱潜水的乌贼,莫入江湖新书口碑逆袭,评分9
- 本文转自:重庆日报两江观媒微信公众号 万难重庆人是不会怕火的 重庆日报摄影记者手记:“打伙”打火
- 本文转自:钱江晚报一字马、大劈叉、人字旗 65岁 还被小年轻夸他有种微醺般的骄傲
- 本文转自:钱江晚报白天开店卖饰品 运河边小店老板:想守住慢生活
- 江德福|五十之后才明白,人生的成功不是有钱,而是有一个像样的家
- 为什么江德福有出身不好的安杰拖后腿,混得也比老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