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乃身之宝|心理学:害怕被抛弃的你,背后很可能有一个“消失的母亲”( 二 )
可见 , 分离创伤的人 , 内心是自卑、敏感、脆弱的 , 同时也会极其渴望“妈妈”般的爱 。
3.摆脱分离创伤 , 从意识到问题开始分离创伤 , 可能“代代相传” 。
比如 , 有分离创伤的妈妈在和孩子相处时 , 很可能是控制型父母 , 这导致他们的孩子也可能害怕分离 , 恐惧被抛弃 , 和妈妈共生 , 但这样的共生是病态的 , 不正常的 。
因为匈牙利病理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师玛格丽·马勒 , 将6个月的婴儿期称为正常共生期 , 也称“母婴共同体” , 但之后的共生就会形成混沌共生 , 孩子和父母缺少清晰的边界 , 都无法成长 。
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创伤代际传递 。
那么 , 为了避免分离创伤传递下去 , 那些具有分离创伤的人该怎样办呢?
首先 , 需要他们意识到问题 。
也就是说 , 只有那些有创伤的人 , 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 才有可能摆脱分离带来的创伤 , 而这需要他们拥有觉察和反思的能力 。
国家二级咨询师侯玉珍老师在《因为我是女性:如何深度疗愈代际创伤》一书中在谈到改变时曾说:“改变往往始于觉察 。 你必须寻找内心的声音 , 透过它找到自己的核心信念 , 也就是内在妈妈的声音 。 ”
比如 , 那些在恋情中总是敏感多疑、害怕被抛弃的女生 , 就要好好想想 , 在那一刻自己心中妈妈的声音是怎样的 , 很可能是负面的 , 即“我不够好 , 我不值得被爱”等等 。
当她们觉察到这一点之后 , 还需要好好反思 。
意思是 , 小时候经历过分离创伤的人 , 要意识到现在的自己和小时候的自己是不同的 , 自己已经长大 , 极有可能应对现在的分离 , 同时 , 还要意识到 , 现在的伴侣和自己小时候的妈妈也不是同一个人 。
这样的反思极有可能阻止投射(因为内在妈妈的声音总会被投射到当下的关系里) , 进而让他们回到真实的关系里 。
其次 , 敢于直面缺失的母爱 , 找回真实的情感 。
很多具有分离创伤的人 , 之所以走不出来 , 还和他们内心的执念有关 , 这个执念就是 , 他们还在渴望小时候的妈妈再好好爱自己一次 。
可是 , 这样的渴望很难实现 , 因为有些人的妈妈已经不在了 , 就算妈妈还在 , 她可能仍旧给不出他们想要的爱 。
这时 , 需要他们敢于直面缺失的母爱——接受自己小时候没有被妈妈好好爱过 , 同时还要试着接纳自己所有的情绪:不对自己的感受进行评价 , 无条件地和自己的感受共处 。
比如 , 他们可能感受到对妈妈的愤怒 , 这时就用开放的态度去接纳它 , 不要因此而感到内疚 , 等等 , 当情绪流动起来后 , 他们就很可能找回自己的真实情感 , 这样就可以与现实生活联结了 。
再次 , 学会自己做自己的“妈妈” , 以疗愈母爱的缺失 。
当他们接受自己有一个小时候没有好好自己的妈妈后 , 并能接受自己的真实情感 , 就可以学会自己做自己的“妈妈” , 即学会自爱 。
《被忽视的孩子》一书中曾提出有关自爱的做法:
其实 , 简单来说就是尊重自己的感觉、关注自己的感受、满足自己的需求等等 。
步骤一:将自己放在首位;
步骤二:调节饮食;
步骤三:锻炼身体;
步骤四:休息和放松 。
当他们学会爱自己后 , 就相信自己是足够好的 , 也是值得被爱的 , 这样他们不仅疗愈了母爱的缺失 , 还让自己在亲密关系中 , 不再那么小心翼翼、敏感多疑 , 这样他们才能够用真实的自己 , 构建真正的亲密关系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经常在办公室讽刺我们的女同事,净身出户了,如今送外卖为生
- 现在单身的人那么多,其实都存在这种原因
- 本文转自:陕西法制网2009年 13年前“割肾救妻”的模范丈夫,今疾病缠身众叛亲离,其中有何隐情
- |白癜风女子为高富帅男友拍照,身旁美女一脸艳羡,网友:真重口味
- 张庭 明道受张庭事件波及,林瑞阳现身拍视频卖面膜,牵连明星还有很多
- |“真正旺夫的女人,身上都有这5个特征”
- 余秀华 脑瘫女诗人余秀华,含着黄连汤出生,却活成了身残志坚的全国楷模
- 从地摊小贩到集团总裁,身价高达25亿,最后却选择“自焚身亡”?
- 越是活得累的女人,身上这些特征越明显,但愿你一条没中
- |奶奶花1个月给孙子织万元大牌同款毛衣,网友:无价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