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化妆品的成分有多神奇?欧莱雅研发员给你科普科普
举了几个化腐朽为神奇的化妆品成品例子 , 其实化妆品里的成分更神奇 , 因为成品的功效都来自成分的组合啊!
这些神奇的成分 , 我能给你聊三天三夜 , 因为我在欧莱雅中国研发中心的工作就是研究各种神奇的成分推荐给实验室 。 在这里 , 我就举几个你没怎么听过的例子 , 和好奇宝宝们分享一下 。
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相信你看到这个成分名字 , 第一反应是“这是什么鬼?”那我换个说法 , 叫它“柔焦因子” , 是不是觉得眼熟多了?
不少化妆品里会加入PMMA的微球 , 它能带来清爽的肤感 , 提供哑光雾面效果 , 所以在营销的时候 , 会把它叫做柔焦因子 。

文章图片
PMMA微球(图片来自网络)
它哑光柔焦的原理在于把照射到脸上的光线从镜面反射变成漫反射 。 于是脸上看起来显得非常柔和 , 自带柔焦效果 。
因为微球颗粒小 , 比表面积大 , 它还可以吸附一部分油脂 。 所以对于大油皮来说 , 它还有控油的效果 。
把PMMA微球添加到配方里 , 使用产品的时候 , PMMA小颗粒在皮肤上滚动 , 带来非常特殊的爽滑肤感 。
所以PMMA是一种非常神奇的柔焦因子+肤感调节剂+吸油成分 。
卡波姆
去年年初新冠疫情爆发的时候 , 卡波姆曾经供不应求 , 因为它不仅仅在化妆品里广泛应用 , 也是免洗洗手液的核心成分 。 它最神奇的地方在于能把清水变成啫喱状的凝胶 。 给某些化妆品带来“质感” , 当然 , 也给某些奸商提供了以次充好的可乘之机 。

文章图片
卡波姆把水变成凝胶(图片来自网络)
卡波是超大分子的丙烯酸聚合物 。 因此超大分子量和内部交联聚合 , 形成了一个个直径在微米级别的聚丙烯酸分子 。 遇水中和之后 , 聚丙烯酸变成钠盐 , 内部互相排斥 , 整个分子骨架展开 。 其中的羰基因为氢键作用 , 牢牢的抓住水 。 于是变成一个个小小的像果冻一样的微凝胶 。 这些小果冻堆积在一起 , 让整个溶液变得粘稠 , 变得有质感 。 所以在化妆品里 , 我们把卡波姆和类似的成分叫做“增稠剂” 。

文章图片
卡波姆的增稠原理(图片来自网络)
增稠剂可以给化妆品带来很多好处 , 例如粘稠的液体更容易使用(脑补一下免洗洗手液 , 如果用酒精就会流的到处都是) , 粘稠的配方更加稳定(限制了其中液滴的分子运动) 。 当然 , 一些无良的商家也会通过添加增稠剂 , 让本来没什么料的配方看起来更有质感 , 更有料 。
有机硅弹性体
这算是我最爱的化妆品成分 , 没有之一 。 因为它能给配方带来天鹅绒般的肤感 , 而且能让油腻的配方瞬间变得清爽 , 简直是肤感调节的神器 。

文章图片
有机硅弹性体(图片来自瓦克资料)
我见过最牛的配方是一个透明的防晒乳(你见过透明的乳液吗?我见过!)
配方师在乳液的水相中加入大量的甘油 , 让水相的折射率变的和油一样 , 这样乳液就变的透明了 。 然而大量甘油让配方的肤感粘不拉几 , 极其糟糕 。 配方师在水相里加入有机硅弹性体 , 瞬间把配方变成天鹅绒般的柔软肤感 。
云母
你一定见过小姐姐们Blingbling的眼影 , 闪亮的眼影让整个眼睛都炯炯有神 。 眼影里面的核心成分就是云母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
- 女神“宽胯”的鲨鱼裤美女,擅长打造优雅靓丽风,魅力无穷
- 计划真为难江疏影了,跟84斤的佟丽娅同框,腰勒的衣服全是褶子
- 化妆品主持人春妮背免费布包上班!一个化妆包用7年,过期化妆品不舍扔
- 氧化人到多少岁开始有老年斑?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早知早好
- 下巴伊人小课堂 | 护肤:人人都有的“面霜”,怎么用才有效?
- 差不多8年过去了,《爸爸去哪儿》的孩子们已经长大,你还能认出几个?
- 穿衣搭配 辛芷蕾“野味儿”发型太阴森、好诡异?剪成高晓松真的只怪你。
- 画质她画着早已过时的非主流烟熏妆,却让这期杂志脱销了…
- 人体宝宝护肤品提到的角鲨烯,居然这么神奇?!
- 棕色童瑶的私服搭配挺“普通”,棕色大衣配贝雷帽简约大气,挺显气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