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双双|南越王赵眜原来是个重口味


杨双双|南越王赵眜原来是个重口味
文章图片
杨双双|南越王赵眜原来是个重口味
文章图片
杨双双|南越王赵眜原来是个重口味
文章图片

这几天聊“海宇攸同——广州秦汉考古成果展” , 从“文帝行玺”金印、“丝缕玉衣” , 到“五色药石”“铜框玉盖杯” , 再到“铜提筒”“漆木屏风”等 , 我们可以想象到南越王赵眜过着怎样的奢靡生活 。
今天说到的这件“铜姜礤” , 则表明赵眜是个重口味 。
据史料记载 , 第一代南越王赵佗生于公元前240年 , 卒于公元前137年 , 享年103岁 , 即使是现在 , 也是个极长寿的人 , 把自己所有的儿子都给熬死了 。
赵眜虽是第二代南越王 , 却是赵佗的孙子 。 只知道赵眜是公元前122年去世的 , 并不知道他是哪年出生的 , 想来应该是出生在蕃禺 。
介绍这么一段 , 只是想给“铜姜礤”的出场做一个铺垫 。
我们现代人都很喜欢吃粤菜 , 清中求鲜、淡中求美 , 色、香、味、型俱佳 。 但在秦汉时期 , 定然没有如此精致 。
赵佗生在北方 , 长在北方 , 作战在北方 。 公元前219年被秦始皇派去平定岭南时 , 已21岁了 , 各种口味和脾胃功能都已养成并适应了北方 。 和他一起来的将士也都和他一样 , 他们初入南方 , 气温较之北方要高 , 而食物又多是生冷 , 难免会水土不服 , 头痛发烧 , 呕吐腹泻 。
按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所述:“阳气在表 , 胃中虚冷 。 ”“冬吃萝卜夏吃姜” , 按当时的医疗条件和传统 , 想来最可靠也最实用的方法 , 莫过于喝生姜汤 , 用姜末调味 , 用姜块烹饪等 , 既可以祛风寒、去腥膻 , 也可以提升食物的美味 。
于是 , 人人都养成了吃姜的习惯 。 赵眜虽生于蕃禺 , 长于蕃禺 , 但在那样的食文化背景下 , 又怎能免俗 。
【杨双双|南越王赵眜原来是个重口味】姜在现代广东人的生活中也很有地位 。 粤菜中 , 有一道名菜“猪脚姜” , 是广东妇女的产后补品;有一种广东小甜点“姜糖” , 是用生姜提炼姜汁和红糖混合制成的;广州市更有一种特色小吃“姜撞奶” , 以姜汁和牛奶为主要原料加工制作而成……
说了这么多 , 现在来看一下这件铜姜礤 , 它长13.3厘米 , 高5.2厘米 。 上半部礤槽为方形凹槽 , 用以摩擦生姜 , 然后在漏孔处挤出姜汁 。 槽端还有挂环 , 柄背有4个短足 , 使槽在时可平放受力 。 这种形制的器具 , 现代厨房仍在使用 。 这也是观众喜欢它并拍它的原因吧 。
南越王赵眜可能对姜汁佐食有特殊嗜好 , 所以临终前交待后人 , 在陪葬清单中一定不要忘了铜姜礤 。

    经验总结扩展阅读